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4560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吉安遂川中学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题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题(1)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A.君权神授 B.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 C.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D.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2、D.宗法制3.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首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相互配合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的特点C.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D.权力分工仍带有家国一体的特点5.历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中对唐代门下省官员的功

3、能解释为:“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篡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主要体现了唐代门下省A.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B.体现了互相制衡的原则C.分散了皇帝的决策权 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6.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仍以士族子弟为主 7.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 )A.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4、 B.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C.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 D.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8.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9.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刑罚、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10.柏拉图

5、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默许 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材料表明( )A.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B.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被肯定C.人民当家作主得以真正体现 D.直接民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1.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A.极力维护贵族的利益 B.旨在推动帝国扩张C.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重视调节社会生活12.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

6、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D.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1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14.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政中总一切。政敌称他为“首相”,讽

7、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责任内制尚未完全定型B.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C.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D.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16.漫画能生动形象描述历史事件,下面两幅漫画是对美国政党政治(“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的生动描绘,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两党斗争

8、体现其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B.美国的两党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C.两党竞争是保障民主制度的必要机制D.两党斗争体现出美国的政局极不稳定17.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 )A.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B.明确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18.马克思在评价近代某个国家时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19.美国史学家狄力普巴素在鸦片战争和世界贸易制度中

9、说:“多边世界贸易的必要条件,已将鸦片战争变为与生命攸关的必需品如果说糖蜜或米对鸦片是有效的转变的话,这冲突可能被称为糖蜜或米战争。”此观点( )A.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 B.是在为英国发动战争辩护C.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D.反映了战争对中国的促进作用20.右图所示现象(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21.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其实质是( )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

10、主土地所有制2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B.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C.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D.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23.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

11、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C.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25.下面为清末 “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A. B. C. D.2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12、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27.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 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28.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3、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是( )A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B.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29.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二大”宣言则修改为: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一大”到“二大”,中共的革命目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巨变表现在( )A.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B.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 D.

14、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0.“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作出于(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二、材料解析题(两个大题,共40分)31.(20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