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4443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梁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中.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背诵,巩固基础知识。2、通过小组讨论,纠正错题,找准错因,提高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3、掌握一定的选择题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4、通过变式训练,检测学习效果重难点1.重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2.难点:解题思路分析二、课前学习1、洋务运动:(1)产生时间:(2)目的:(3)口号:(4)主要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改革教育:(5)影响:2、三民主义:(1)背景:(2)提出(1905年、民报发刊词)(3)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4)评价:3、抗日战争

2、:(1)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2)境外战场的抗战(滇缅远征军)三.小组讨论讨论题目:合作探究本次考试出错率较高的9、10、13及其它自己觉得无法弄懂的问题。按下面要求完成并写在试卷上:(1) 考点定位:(2)错因分析:(3)好方法共享(四)、例题与变式9题变式训练:1.“(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是A. 洋务运动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 戊戌变法D.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次运动没有

3、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而且是由清政府主导的,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模式,结合材料中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可知这次运动是洋务运动,选项A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商人独资,和材料中的“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不符,选项B排除;戊戌变法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排除选项C;材料中是清政府主导,选项D中官僚资本出现时间是1927年,当时清政府已经结束,选项D排除。2.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日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这段言论突出反映了洋务运动A. 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B. 旨在解决民族危机C. 延缓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4、D. 未主动向西方学习【答案】A【解析】“孤零零单项表演”“小修小补”说明洋务运动只是浮于表面的改革,并没有深入到制度等深层次的改革,故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错误;洋务运动是推进了近代化,故错误;洋务运动是主动学习西方,故D错误。3.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A. 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B.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C. 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D. 官督商办的封建性色彩浓厚【答案】D【解析】实际情况是

5、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表明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封建性色彩浓厚,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B、C材料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在“富国”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等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也带有浓厚封建色彩。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D. 减轻

6、了民众赋税负担【答案】C【解析】材料“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表明外国商品在中国享有极大的税收特权,低税收有利于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便利了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国商品免征内地税,不利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B不正确;材料所述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不正确;材料所述与民众赋税负担减轻与否无关,D不正确。10题变式训练:5.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

7、,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这表明他A. 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B. 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C. 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D. 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权思想,由题干中“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可以看出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故D项正确;AB选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排除;C与题干无关。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6.“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

8、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A. 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B.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D. 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答案】C【解析】推翻清王朝统治,与欧美文明无关,故A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民权主义,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与贫富分化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反映了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针对该问题,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孙中山主张耕者有其田,不倡导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均富,

9、故D项错误。点睛:“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两大经济纲领之一,与“平均地权”并列。其宗旨是借助国家力量遏制私人资本的膨胀和垄断,实现资本国有,以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13题变式训练:7. 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A. 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 切断了日军大陆交通线D. 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图中“缅甸”的信息,可知这场战役属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保障滇缅公路,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故B项正确;A项是中途岛海战,排除;CD项与远征军入缅作战无关,故排除。考点:

10、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8.1942年,国民党第二战区军报阵中日报的部分报道如下。这些报道3月21日滇缅路虽被封闭中国抗战决不停止5月24日英报急呼“援助中国”欲使日本被制于远东必须援助中国之抗战7月5日集中报道日军遇挫的(山西)华灵庙战斗的文章殉国壮士姓名以成仁之心达歼敌目的华灵庙壮士可谓壮士种子华灵庙得失关系自大古今中外历史罕见等A. 隐含了该报对抗日战争由贬到褒态度B. 有利于鼓舞抗日军民奋勇抗战的士气C. 说明全民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重要性D. 反映了正面战场土兵厌战情绪的蔓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滇缅公路虽被封闭中国抗战绝不停止”“援助中国”“集中报

11、道日军遇挫的华灵庙战斗”等信息可知,阵中日报的报道有利于鼓舞抗日军民奋勇抗战,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报对抗日战争的“贬”,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共合作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正面战场土兵的厌战情绪,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此类试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滇缅公路虽被封闭中国抗战绝不停止”“援助中国”“集中报道日军遇挫的华灵庙战斗”,解答时要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来分析确定答案。9. 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

12、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特种部队徽章上面有国民革命军的“青天白日”和“缅甸之星”的标志,再根据徽章上面的时间1942年,可以判断出这是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击败侵缅日军的历史事件。所以本题选C。A项表述错误,题中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并不是国共内战时期。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材料不仅体现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更体现了中美合作的史实。【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美合作抗日。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一)背诵宗教改革、苏联新经济政策(下次课当堂抽背)(二)完成本次月考选择题16-24题的错题整理(星期二交)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