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84340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涿鹿北晨学校高一历史月考预科班 1.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预科班,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1.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最终A. 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B. 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C. 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D.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莫洛托夫计划”构筑了东欧的经济壁垒,但题意并未体现其对东欧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A项;“莫洛托夫计划”是为了针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

2、并非是为了顺应经济区域化的要求,故排除B项;“莫洛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最终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故选C项;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的是华约的组建,故排除D项。2.某些学者认为,美国施行该计划的本意是为了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下面有关该计划说法正确的是A. 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B. 致使美苏两极格局形成C. 实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D. 目的是扶植和控制西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美国施行”“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抗衡苏联”“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中可以看出,该计划是指马歇尔计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3、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故D项正确;A项是指杜鲁门主义,排除;B项是指华约的建立,排除;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与美国形成了竞争,故C项排除。3.下列属于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的是西欧各国经济发展需要联合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欧洲地位下降需要一体化统一舆论支持和法德和解需要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形成原因有:西欧各国经济发展需要联合;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欧洲地位下降需要一体化;统一舆论支持和法德和解

4、需要,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根据上述分析,ABC选项错误。【点睛】欧共体出现的原因:1、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的国家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上有相通性,而且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2、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3、经济原因: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经济原因也是根本原因)4、可能性:法德和解4.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北约行动要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避免采用不合联合国宗旨之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北约只有受到武装

5、攻击时,才可行使自卫权力,并且“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91年,北约联盟新战略概念重申上述原则,同时也提出北约要“在和平、危机和战争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可以“提供军队去执行联合国使命来促进全世界的稳定与和平”。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 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政治渗透B. 北约沦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C.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D. 北约已转变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北约行动要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只有受到武装攻击时,才可行使自卫权力”“1991年,提出北约要在和平、危机和战争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提供军队去执行联合国使命来促进

6、全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北约提供军队去执行联合国使命来促进全世界的稳定与和平,美国在联合国话语权较重,这说明北约沦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北约战略目标的变化,故C项排除;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北约是个军事组织,故D项错误。5.1917年4月,列宁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以为可以单方面结束战争,是天真,是小孩子式的想法目前我们俄国社会主义者肩上的责任比其他国家的社运更大,我们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的荣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列宁要求俄国单方面退出一战B. 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最强C. 列宁主张进

7、行社会主义革命D.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7年4月目前我们俄国社会主义者肩上的责任比其他国家的社运更大,我们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的荣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政权,继续参加一战,为此,列宁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选项符合题意。列宁要求俄国单方面退出一战与材料“以为可以单方面结束战争,是天真,是小孩子式的想法”冲突,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最强,B选项排除。俄国革命分两步走,材料未体现,D选项排除。6.美国在冷战时期面对“友好的独裁者”政权时不得不推行

8、“双重标准”;苏联为了实现扩张目标也不得不维持那些并非真正认同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亲苏政权。这一现象反映了冷战A. 重点是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 主要是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C. 形式上意识形态之争明显D. 本质上仍是国家利益的争夺【答案】D【解析】【详解】在冷战时期,美国推行“双重标准”和苏联维持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亲苏政权,实质是争霸的需要,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争夺的重点是第三世界,排除A;根据“不得不维持那些并非真正认同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亲苏政权”可知,为了实现扩张的目标,苏联并不强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一致,排除BC。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

9、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 魏晋B. 隋唐C. 宋代D. 清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手工业。结合所学可知,图一中的黑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即已出现,我国北朝时期已经能成熟制作图二中的白瓷,图三中的粉彩瓷与图四中的珐琅彩则是清代出现的新型瓷器。因此,根据墓中出现时间最晚的文物推断,该墓葬不早于清代,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魏晋时期粉彩瓷器和珐琅彩瓷器并未出现,因此该墓葬的时间不会早于魏晋时期;B选项错误,隋唐时期粉彩瓷器和珐琅彩瓷器并未出现,因此该墓葬的时间不会早于隋唐时期;C选项错误,宋代粉彩瓷器和珐琅彩瓷器并未出现,因此

10、该墓葬的时间不会早于宋代。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8.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柏林危机B. 朝鲜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D. 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和“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发生在美苏争霸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开始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美国发现后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

11、战争一触即发,引起美国、苏联、古巴普通人民的恐惧,故选C。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材料中的地点哈瓦那不符,排除ABD。9.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策略B. 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C.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依据材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可知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

12、客观规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革命方式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能代表西方国家;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有了重大发明,这是自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有利于土地的耕种。这一重大发明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唐代农用动力革新工具是曲辕犁,D正确;A是西汉时期二牛一人耕作方式;B是灌溉工具翻车,出现于西汉时期;C是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于唐朝。11.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

13、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制的主要手段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再大的官僚地主皇帝一声令下全部没收”等信息得出,在封建社会,地主的土地私有权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能够得出A选项;封建社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再者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是否自由买卖的问题,不选B选项;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手段之一,材料不能反映是主要手段,不选C选项;“只要皇

14、帝一声令下”他们的土地“全部没收”说明地主不是土地经营权完全自由,不选D选项。12.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A. 实现欧洲的一体化B. 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C.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D. 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故D项正确;AB项是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排除;C项是欧共体成立的影响,排除。13.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

15、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A. 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 苏维埃内部在列宁领导下团结一致C. 列宁主张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D. 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四月提纲。依据材料“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结合所学可知,在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之前,列宁认为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是在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不是在临时政府统治时期;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结合所学可知,苏维埃内部不是团结一致的;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列宁不主张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4.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