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880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涟水中学高一历史期初考试.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涟水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检测历史试题考试分值:5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24题,每题15分,共36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材料“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节与宗法制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答案选B。A选项与家族关系无关;B选项是王位继

2、承的方式;D选项与此无关。2.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 尚书省B. 参知政事C. 枢密院D 御史大夫【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宋朝负责军事的是枢密院,故C项正确。尚书省为唐朝负责执行的机构,故排除A项。参知政事在宋朝相当于副宰相,行使行政权,故排除B项。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故排除D项。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 凭借血缘世袭B. 等待朝廷察举C. 参加科举考试D. 投作官吏幕僚【答案】

3、C【解析】从材料“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科举考试的成绩作为标准,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指世卿世禄制,排除;B项是察举制,排除。点睛:首先通过材料“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出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科举制的选项即可。4.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4、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原来的分封制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此后中国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趋势的,所以两项表述正确,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5.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D. 给思想混乱的中共指明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

5、的“上海法租界”“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答案为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排除A项;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排除C项;1927年的八七会议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排除D项。6.“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段歌词所描绘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情形A. 国民革命B. 土地革命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由“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可以看出此时的军队是红军,国民革命时期

6、军队名称是国民革命军,A项错误;B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了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D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是人民解放军。【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红军”,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不同时期中与红军相吻合的即可。7.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18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时期:尊敬时期、轻视时期、乐善好施时期、赞赏时期、清醒时期和敌对时期。其中,“赞赏时期”的看法最有可能是A. 洋务运动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建国初期【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敬时期(18

7、世纪),轻视时期(18401905),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赞赏时期(19371944),清醒时期(19441949),敌对时期(1949);而19371944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部分。故C项正确。8.以下条约规定,出现最晚的是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B.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C. 大合众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酌议事件D.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照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8、:结合所学,“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大合众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酌议事件”出自1858年北京条约;“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照办”出自1901年辛丑条约。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不平等条约 【名师点睛】本题以近代前期的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方式的异同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回答此问题需要对条约相当的熟悉,找到它们的共同

9、点和不同点就相同点来说,性质上是一样的,内容上有相同之处;就不同点来说,反映了列强不同阶段的侵略要求。9.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北伐战争D. 南昌起义【答案】A【解析】根据“武昌已为革命所据”“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联系所学知识,1911年,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即武昌起义,很快起义军占领了三镇,取得而胜利,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A正确;黄花岗起义在广州,南昌起义

10、地点在南昌,BD地点不符合题意,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此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武昌已为革命所据”“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结合辛亥革命的特点分析。10.去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们所选择的地点?A. 江西的瑞金B. 贵州的遵义C. 江苏的南京D. 陕西的延安【答案】C【解析】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没有经过江苏省,故C符合题意,故选C。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途中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最终到达陕北延安,A

11、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1.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 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 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时间是1721年,C项是1787年,都在18世纪,因此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1832年议会改革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故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12.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

12、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 辛亥革命爆发B. 中华民国成立C. 清朝统治被推翻D. 临时约法颁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是指推翻了满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所以B项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果【名师点睛】材料的主要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应该关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有关辛亥革命的局限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和积极参与;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尤其是没有进行反封

13、建思想的斗争。13.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是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A. 清政府统治结束B.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C. 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 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由材料关键信息“民国三十八年四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时间即1949年4月。更进一步可知描述的事件,即指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B项正确。A项即1912年2月12日,C项即1937年12月13日,

14、D项即1945年,排除A、C、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14.1927年9月1928年上半年,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 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D. 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7年9月1928年上半年,农民参军的积极性比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当时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导致农民参军的积极性高涨,故A项正确;B

15、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1926年开展的,排除;D项是1934年开始的,排除。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一胜利A. 冲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战线B. 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C. 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D.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故C项正确;A项是指十月革命的胜利,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改变”;D项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16.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 )A. 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三通”B. 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C. 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海协会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