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704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毕业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政治毕业论文国际政治是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国际政治毕业论文,希望你会喜欢!国际政治毕业论文1摘要: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行为的最根本性要素,而国家利益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但是,什么是国家利益,如何在理论上对其加以认知,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关键词:国际政治 国家利益 民主国家 国家主权一、国家利益的内涵在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中,国家利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既有共同性又有区别:1、政治国家与民族国家众所周知,就“国家

2、”而言,政治国家(state)与民族国家(nation)并不完全相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概念。在权威的英文字典中,政治国家指“永久性占有某个特定地域、在政治上组织在一个几乎完全摆脱外来控制并拥有强制性权力以维持其内部秩序的主权政府之下的实体”或“由一个政府领导的有组织的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是指“具有近乎共同血统、历史、语言等等,并构成国家或居住在某个地域的人类共同体”。此外还有一般意义上的国家(country),指一个人的祖国或家乡 1。有的学者认为当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两者融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个拥有政治主权的民族,它具有其社会凝聚力,并在政治上是有组织的和独立的”。由于国家概念的种种区别

3、,就有了对国家的不同理解,即state interest和national interest 2。但是无论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利益都是一个核心概念。现代国际政治体系是一种主权民族国家体系(nationalstates system)。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体,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最主要标志,从而国家利益成为国家行为主体对外行为的最主要动因。然而两种意义上的国家利益也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因为,政治国家和民族国家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不仅作为一种政治概念,而且作为一种客观实在都是同时存在、彼此联系、互为条件的;并且两种国家利益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而在诸多方面是共同和重合

4、的。2、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从严格意义上说,民族国家利益和政治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都是国家主权。所谓主权,是统治者或国家的最高权力,他具有最高性、普遍性、终极性和自主性等特征。3众所周知,主权的对外独立性是其对内最高性的派生物。一个国家之所以拥有对外独立自主权,就在于它具有对内的最高统治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对外的主权,即政治独立、领土完整、经济自立都是在民族国家产生后,随国家之间的频繁来往而产生的。实际上对外主权自国家和国家主权产生后就产生了,只是人民没有系统的对其说明,修昔底德在米兰对话录中的记录可证实这一观点。然而在国际事务中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指导性和仲裁

5、性国家权威,由于国家彼此的不信任各国都在追求自己的权利地位,使国家存在的理由变得更加充分。为实现国家利益,“国家必须为其自身创造自己想象的权利和存在的必要性,因为没有其他权威能够代表他来创造这种权利和存在的必要性”。420世纪前,与国家利益相联系并且流行于欧洲的另外一个概念“国家荣誉”,它是从“君主荣誉”和一般国家荣誉演化而来,与政治经济利益紧密联系。但随着国家主权的行使从王朝的个人控制逐渐向公共机关转移,荣誉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当经济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后,国家荣誉已经变得不那么引人注意。当然,民族国家的利益实际上是进入20世纪后才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查尔斯。比尔德在

6、国家利益观一书中回顾了国家利益这一概念在若干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指出了这一概念和与诸如君主意志、王朝利益、国家理由、国家荣誉等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随民族国家体系的确立,公众对政治控制的影响的增强,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界限被逐渐确定下来。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在20世纪前没有明确提出国家利益这一概念,但是他们所谓的君主意志、王朝利益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人所论及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二、国家利益的内涵何为国家利益,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按照国内学者阎学通的界定,国家利益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这一定义包含着四层含义:第一,国

7、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是指特定的国家利益,是为特定的国家服务的。这规定了他的外延。第二,国家利益是特定国家内“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别人和部分人的,这样就同阶级利益、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区别。第三,国家利益具有其物质内容,即人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这是各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与目的。第四,国家利益反应共同利益,并不是各个阶级利益集团不同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利益的综合和抽象,是各个单个利益中的共同利益。其具体内容或国家利益的构成,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四个方面来界定。(1)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最核心的利益。其包括两个方

8、面:一,保卫本土国土不受侵犯,维护主权和发展以及人民稳定生活。二,维护国家战略安全。5(2)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一国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3)政治利益。其主要包括:维护主权独立和完整,防止任何外来控制和干涉,维护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文化利益。文化利益包括:意识形态的维护,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持,民族认同感的确认和维系等等。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三、国家利益的作用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有助于认识国家对外行动的动因,而且作为一个实践工具,在国际政治和国

9、际关系中,特别是在指导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四、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首要依据都是国家利益。列宁指出:“我国对内和对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整个世界观的基础”6由于国家利益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占绝大多数的居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制定国家政策只有考虑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更好的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中国领导人正式从这里出发,才在中国对外政策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他代表人民的最根本利

10、益”“我国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因为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五、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着眼点历史上国际社会曾出现各种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方式,均势、集体安全、不结盟等。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各国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调整的。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同志要求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并提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正式由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是爱国主义者,绝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中国绝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国家集团,绝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六、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

11、策合理性的工具在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以任何标准,采取什么方法来检验、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合理性,是国际政治学所一直关注的问题。传统上,这一任务往往由历史学家来评析利弊得失。随着人们对国家利益问题认识的深化,从国家利益出发,越来越成为人民判断、检验、评价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有效分析工具。在评价国家对外政策时,必须先确定什么是自己的国家利益;然后要区分国家利益的不同层次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标准,明确国家利益的目标与手段;最后依据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来判别政策和行为的效用。但是,出于某种特定的要求,一些国家常常把实现国家利益作为证明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合理性的接口。如美国就常以此作为

12、其霸权主义的借口。总之,国家利益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和民族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制定对外政策的主导因素,兼具全民性和阶级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以及抽象性。是在国家对外行为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根本性动因。许多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都坚定这样信念: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参考文献:1 牛津英语百科辞典 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2 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3 牛津法律大辞典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4 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 国家理由的观念5 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分析6 列宁全集 中文2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国际政治毕业论文2一、内容概述2

13、0世纪70年代,随着心理学进入到国际政治学领域,国际政治学者也开始从微观层面去阐述国际现象,解答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动因。其中,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展开论述,作者试图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双方行为体均不希望发生冲突的场景下,在本来可以合作的条件下,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和争斗,由合作走向战争。而这个原因即是由于认知的局限,国家决策者会产生错误的知觉,这些错误知觉会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影响国家间关系的调整。虽然不可否认,基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认知的缺陷这一微观角度对国际政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或者说在综合各种国

14、际因素的条件下,决策者个人因素是否能体现出足够的作用尚待考证,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理论阐述从全新的角度给予了政策支持,也为国际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将对认知相符理论这一错误知觉的产生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对其中的理性相符和非理性相符进行分析,以解释错误知觉的产生过程。二、认知相符理论概述作者提出螺旋理论,认为如果一方认为对方怀有敌意,那么即使有很多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印象仍然能够得以维持1112。比如,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喜欢的国家会做我们喜欢的事,支持我们支持的目标,反对我们反对的国家。在这种理论逻辑下,我们形成了认知上的相符或平衡。心理学上的认知相符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

15、由美国心理学家W。J。麦克盖尔提出的。所谓认知相符就是指人们在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保持自己原有认识的趋向,当接收新信息时, 总是下意识地使新获得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而回避、抵制与原有认识不一致的信息。正是由于认知相符,人们在即使接收到正确信息的情况下,也会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偏见,下意识地朝自己需要的方向进行解释,产生错误知觉。在国际关系中, 决策者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如果收到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认知不一致, 就可能对新获得的信息或视而不见,或是曲解误断, 使其能够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相一致。比如,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对苏联形成了非常固执的“邪恶”意象,当苏联展示某些友好的举动时,杜勒斯认为这

16、是苏联的阴谋,而不是苏联真心示好,这就是经典的关于杜勒斯的“内在邪恶的信念”模式。认知相符趋向影响决策者对形势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政策的结果。它认为人一般自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外证明这一点,他通过将自己的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保持一致,避免逻辑矛盾来维护自己的理性形象。就像赌徒在输得越多的情况下,越不愿放手,因为“满盘皆输”的局面实在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三、理性相符相符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一种强烈的认知取向,即人们趋于看见他们预期看见的事物,趋于将接收的信息归入自己原有的认识中去。杰维斯指出,无视与自己认识不一致的信息和将这样的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框架之中,会使不正确的意象得以延续,使不明智的政策得以继续。例如,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制定其中国政策时,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