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566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2020高二历史月考.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特点。从材料中“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可以判断我国处在春秋战国时期。A符合这一时期的特点。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 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 老子“无为”和“小国寡民”的思想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派认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获利,盗贼也就没有了。满意自己的食物,喜爱自己的服装,安守自己的家园,享有自己的风俗。使民众恢复到那只用绳结就足以记事的年代,这反映了老子“无为”和“小国寡民”的思想,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该学派主张“绝仁弃义”,反对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选项错

3、误,材料不能体现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D选项错误,该学派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反对墨子的学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 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 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 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 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 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孔子之所以遭遇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尴尬结局

4、的原因是当时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孔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德”,当时的诸侯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社会的立竿见影的变革,而这些思想都是与改革背道而驰的。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遭受冷遇的原因4.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墨家的“兼爱”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孟子之语反映其主张尊卑有别,批判的“某家”其思想显然是“尊卑无别”。墨家主张“兼爱”的平等思想,是无

5、阶级差别的,B选项符合题意;AD选项属于儒家思想,儒家强调的是正名,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法家思想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C选项排除。【点睛】本题通过儒家流派对墨家思想的批判来考查对黑家兼爱思想的准确理解,儒家与墨家思想的不同点,考点也可以从相同点角度考查。5.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 民贵君轻B. 兼爱尚贤C. 中央集权D. 无为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民贵君轻、兼爱尚贤、无为而治尽管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但是并不能代表当时社会发

6、展趋势,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6.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 “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民本”特色D.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答案】A【解析】武帝之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主流思想。这里的“儒术”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思想。故本题选A;新儒学核心仍然是儒家思想,故B错误

7、;新儒学是在先秦儒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故C错误;D中全面吸收说法绝对。7.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 压制知识分子B.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 完善法律机制D. 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以思想上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服务,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加强了君主专制,D正确。压制知识分子、区别对待古文化、完善法律机制,都与材料无关,排除ABC;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帝王思想文化上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秦和西汉统治思想的比较8.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

8、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 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 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人)性比于禾.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判断出董仲舒将“人性本善”与“君权神授”相结合。B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9、的儒学思想(新儒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9.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东晋儒者陶渊明、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东晋僧人慧远三人属于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时间不吻合,排除;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

10、,C项排除;D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排除。故选A。10.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 穷理的方法问题B. 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 理气的关系问题D. 理的基本内涵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理学心学的不同的掌握程度。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故A项正确;BCD项是共同点。所以答案为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

11、朱理学和陆王心学1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 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体现了程朱理学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普及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封建统治和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C两项错误;“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说明程朱理学使人们的价值观得到重建,D项正确。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12.二程认为,人性有“天

12、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 )A. 孟子的性善论B. 孔子礼的思想C. 荀子的性恶论D. 佛教的天命观【答案】A【解析】“天命之性”是先天的,是至善无疵的;而“气质之性”具有恶的因素,说明二程在继承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对于人性的看法又有所发展。故答案为A项。孔子的礼注重尊卑等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二程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3.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

13、,甚至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A. 妇女地位逐步提高B. 理学影响范围有限C. 三纲五常尚未出现D. 儒家伦理已法律化【答案】B【解析】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三纲五常”思想,而材料中妇女改嫁,提出离婚,说明理学思想影响范围较小,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的提升,故A错误;三纲五常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北宋时期强化,故C错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故D错误。14.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 维护封建礼教B. 主张学以致用C. 反对迷

14、信崇拜D. 抨击腐朽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末李贽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因此选C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1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 强调人欲的合理性B. 提出“工商皆本”C. 主张“经世致用”D. 批判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

15、【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商品经济发展,中国江南市镇经济繁荣,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要求重视工商业,而不是“重农抑商”,由此可知“工商皆本”的思想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正确。A项,强调人欲的合理性表达了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但不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的要求,排除。C项,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不能反映时代发展的本质,排除。D项,题干强调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政治无关,排除。16.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A. 继承儒家民本思想B. 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C. 具有现代民本思想D. 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并未涉及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故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