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178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一地理期末考试.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2018年2月2日15点51 分,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相比( )A. 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B. 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C. 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D. 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2. “张衡一号”正常工作后,对其电磁监测影响最大的太阳活动是( )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台风【答

2、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前依附于地球,因此不属于天体,发射成功后进入宇宙中,则属于人造天体。故选A。【2题详解】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有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耀斑爆发释放的高能带电离子流能扰乱地球电离层,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影响,受耀斑影响,磁性仪器失灵,因此对电磁监测影响最大。故选B。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

3、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小题。3.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4.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该行星上没有水 B.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 该行星温度太低 D.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答案】3. C 4. 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根据题意,该行星距离地球40亿光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出银河系,因此C项正确。【4题详解】由题干可知:“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由此

4、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距离恒星太近,温度太高。考点:天体系统; “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风层6. 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B. 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是11年C. 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D. 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色区域7. 这

5、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地球上发生磁暴 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引发钱塘江大潮 可能出现极光现象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A. B. C. D. 【答案】5. A 6. A 7. D【解析】【5题详解】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选A。【6题详解】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黑子的周期是11年;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温度较低的区域,据此分析选A。【7题详解】太阳活动可能会引发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会使电离层受到干扰,从而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太

6、阳活动发出的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摩擦可能出现极光现象;日本阿苏火山喷发、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一般不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据此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2、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4、自然灾害地

7、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海拔高度 B. 电网供电 C. 阴晴状况 D. 交通流量9.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 拉萨 B. 重庆 C. 大庆 D. 海口【答案】8. C 9. 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能利用。【8题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9题详解】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

8、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11. 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 【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

9、界面、地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题详解】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一般是粘稠的液体,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时波速也突然下降。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此次四川阿坝州九赛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10、 C. 下地幔 D. 地核13.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12. A 13. A【解析】【12题详解】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上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根据震源深度

11、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

12、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 “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15. “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戈壁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上热下冷的“冷岛效应

13、”。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差异,B对。光照相同、海陆位置相同,A、D错。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是因下垫面差异形成,C错。【15题详解】“冷岛效应”上热下冷,减少对流作用,能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A对。气温较低,减弱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错。对流减弱,不利于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C错。热量充足,不影响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D错。点睛: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有差异,升温速度、幅度不同。戈壁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上热下冷的“冷岛效应”。 减少对流作用,能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 16.某城市石油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源较多,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谷

14、地中(如下图)。从地形的角度,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夜间比白天严重B. 一年中该城市晴天的日子很多C. 商业区大气污染程度白天较夜间严重D. 住宅区大气污染程度全天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夜晚吹山风,住宅区位于山顶,为上风向,故大气污染程度夜间比白天减轻;根据材料,该城市大气污染源较多且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谷地中,由于污染难以扩散且河谷地带水汽量较大,故推测一年中该城市阴天的日子很多;白天吹谷风,且风从工业区吹来,商业区谷风的下风地带,故其大气污染程度白天较夜间严重;住宅区位于谷风的上风地带,大气污染程度白天相对较重。据此分析选C。【点睛】从

15、热力环流角度分析,白天盛行谷风,夜晚吹山风。17.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B. 平流层中的水汽能吸收太阳红外辐射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 大气通过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明显增温【答案】C【解析】【详解】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能吸收太阳红外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通过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而明显增温。据此选C。【点睛】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红外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