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跟踪训练 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146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跟踪训练 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内蒙古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跟踪训练 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跟踪训练 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跟踪训练 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科目:历史 编者:安淑平1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商业产生商朝 工商食官周朝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时期 货币经注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 BCD2.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 形成于战国时期 长期保护了社会的稳定 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 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ABCD3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不包括A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B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C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D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4. 下列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

2、上的城市设交易场所市 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时期坊市界限被取消 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黄河流域为盛A B C D5.某生分析如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农业税的减少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 B C D 6.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

3、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材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C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D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孙)亦不得仁宦为吏。史记平准书材料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后汉书仲长统传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浮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不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民安能无奸宄?王符潜夫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的?(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