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134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列强“修约”(背景):1、起因:鸦片战争之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自1854年起就提出了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要求,酝酿全面修改条约。随后,法国和美国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要求。清政府拒不接受,交涉没有结果。1856年,英、法、美三国再次要求“修约”,仍遭拒绝。2、导火线: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3、实质:因这次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二、战争进程与结果:1、第一阶段:天津条约的签订:A、1

2、856年战争爆发。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B、1858年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郊,京师震动。C、在俄、美的“调停”下,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天津条约主要内容为: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O口通商;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2、第二阶段:1860年扩大侵华战争:A、8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直入天津,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B、1O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烧了圆明园。咸丰帝仓皇

3、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C、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评价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沙俄趁火打劫(注意地图)沙俄对中国一直怀有领土野心: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17世纪中叶,随着沙俄向西伯利亚扩张,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俄军以沉重打击。随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4、,此后这一地区长期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机,诱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1858)、中俄北京条约(1860)。1864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了中国东北与西北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80年代,沙俄还通过中俄伊犁界约等几个边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近代历史上,沙俄是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黑龙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40万平方公里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19世纪80年代中俄伊犁条约等几个边界议定书伊犁地区7万多平方公里-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