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129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非客观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客观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客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第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之一B. 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C.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表明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

2、主义世界市场体系D.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而不是选项中的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折射出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所以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之一,A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选项排除。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提供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D选项排除。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

3、A. 鸦片战争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C. 甲午战争期间D. 戊戌变法期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40年至1842年是鸦片战争期间;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是洋务运动期间;1984至1985是甲午战争期间;1998年是戊戌变法期间;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政

4、府的提倡与鼓励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 B. C. D. 【答案】C【解析】19世纪60-70年代,腐朽的清政府不可能提倡与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初,因此选项是错误的。选项和选项分别是内部和外部的两个主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4.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棉纺织企业。它们A.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都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C. 都是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D.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5、可知,无论是洋务企业还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选项符合题意。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A选项排除。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轻工业,B选项排除。大生纱厂属于清政府创办不符合事实,C选项排除。5.1873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B. 得益于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C.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答案】C【解析】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是由侨商私人创办,与洋务企业的官办不同,说明该

6、厂是采用大机器生产的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企业。故答案为C项。侨商属于中国人,因此该厂属于中国民族企业,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手工生产,继昌隆缫丝厂与传统方式存在根本不同,排除D项。6.观察下列图表,18951913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历史背景主要是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 欧洲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C. 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D. 民众自发的抵制日货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1913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A选项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

7、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B选项排除。在此时间段内,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不符史实,C选项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出现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选项排除。7.1905年由美国华工续约问题而引发的波及全国、轰动中外的“抵制美货”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产的“国货”与美国产的“美货”开始成为两个相对的政治符号,用“国货”还是用“美货”,也成为“爱国”与“不爱国”的标志。此后,在民国时期,“抵制外货”与“提倡国货”运动也屡次上演。对这些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A. 对民族工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 民众生活与民族利益相互影响C. 客观上促进近代国民意识觉醒D. 可以作为爱国与否的评判标准【答案

8、】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些行为只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不能将其作为爱国的一个依据或标准,D选项符合题意。“抵制外货”与“提倡国货”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工业发展,A选项排除。民众的这些运动和国家民族利益有直接影响,B选项排除。这也是民族意识的觉醒,C选项排除。8.据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资本是6200多万元,1920年增长为15500多万元,增加150%;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1920年增为14%。这一时期A. 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 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C. 列强加大了对中国资本输出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得以开展【

9、答案】B【解析】甲午战争后,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限制,A错;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纺织和面粉业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B正确;1914-1918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错误;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D时间不符合题意。9.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万至60万,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则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激增,不难直接看出A.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的效果B. 近代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C. 民国初年振兴实业取得实效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所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

10、人人数成倍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工人数量增加。因此,材料体现了民国初年推进发展实业的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发生在在甲午战争之后一战之前,A选项排除。“ 近代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不符,B选项排除。“民国初年振兴实业取得实效”不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10.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A. 全面抗战的需要B. 国民政府推出

11、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C. 国共合作的推动D. 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A项中的“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段“19271936年”,故排除;C项中的“国共合作”的时间段分别为19241927年、19371946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段“19271936年”不符,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史实不符,故排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

12、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11.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发展艰

13、难,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故选D。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可见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所调整,排除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排除B;同样,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逐渐解放,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的原因1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则史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A.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

14、】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论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是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是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和内容,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对农业的改造,A选项排除。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题意,C选项排除。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选项排除。13.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下列宣传画与这一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的现象,经济发展

15、不遵循客观规律,任意的制定经济目标,是工业方面的大跃进,是农业方面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所以三个口号反映了大跃进,A选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片面,BCD选项排除。14.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A. 阻碍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B. 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 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 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A选项符合题意。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是“大跃进”造成的影响,B选项排除。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C选项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D选项排除。15.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