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导学案3苏教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128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导学案3苏教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导学案3苏教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导学案3苏教必修2.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研读课本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 知识拓展。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理解原电池的原理重、难点分析 一、学习重点:1. 理解原电池的原理 2.电极方程式书写 二、学习难点:x1. 理解原电池的原理 2.电极方程式书写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原电池1.定义: 2.构成条件: 3.变化:正极(活泼性较 的):发生 电子的 反应.负极(活泼性较 的):发生 电子的 反应.电子在 电

2、路沿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4.Cu-Zn原电池 Cu-Zn(H2SO4):正极材料是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材料是 ;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原电池工作时总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的pH逐渐 ,溶液总质量 。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 完成课本40页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2-5.2.下列装置能够成原电池的是(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请在图上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并判断

3、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Cu AgFeH2SO42.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下列各叙述正确性的是( )A.锌片做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做正极,铜得电子 C.溶液中的PH值增大 D.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锌片不纯3、 把a、b、c三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b、c相连时,c 为负极;a、c相连时,c上有气泡冒出。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A. abc; B. acb C. cab; D.bac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第五部分 课后巩固1.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

4、应 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2.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铜锌原电池中,已知其电极反应分别为锌片:Zn2e= Zn2+;铜片:2H+2e= 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铜片逐渐溶解 C溶液中H+向锌片作定向移动 D锌片是负极并被氧化3.对于锌铜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电极变化 锌片溶解了325g 锌片增重325g 铜片上析出了1g H2铜片上析出1molH2 A. B. C D.4.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SO42-的浓度逐渐增大 B.负极附近SO42-的浓度逐渐减小C.负极附近SO42-的浓度逐渐增大 D.正负极附近SO42-的浓度基本不变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