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3124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一、 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共计45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放出能量的是( )A. 化合物的分解B. 可燃物的燃烧C. 液体的气化D. 固体的溶解【答案】B【解析】【分析】A.化合物的分解一般为吸热反应;B.燃烧都放热;C气化吸热;D.物质溶解水中可能放热也可能吸热。【详解】A.化合物的分解一般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吸热,故C错误;D.物质溶解在水中可能放热也可能吸热,如铵盐溶于水吸热,故D错误。故选B。2

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只有(甲)B. 只有(乙)C. 只有(丙)D. 除(乙)均可以【答案】C【解析】甲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错误;乙装置中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错误;丙装置中Fe失电子作负极,氢离子得电子在正极上反应,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正确;丁装置中酒精为非电解质,该装置不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错误;只有丙装置构成原电池,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解本题关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一般包括: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电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

3、行氧化还原反应。3.有如下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是阴离子,是原子B. 是同种元素微粒,且是原子,是阳离子C. 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 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答案】B【解析】【分析】A. 是原子,是阳离子;B. 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是原子,是阳离子C. 是铝离子,是氖元素的原子D. 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详解】A. 是原子,是阳离子,故A错误;B. 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是原子,是阳离子,故B正确;C. 是铝离子,是氖元素原子,故C错误;D. 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 Na

4、、Mg、Al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B. 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 I2、Br2、Cl2、F2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答案】A【解析】A.Na、Mg、Al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均位于第三周期。故A说法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B说法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故C说法正确D. I、Br、Cl、F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越来越容易。故D说法正确。A。5

5、.a、b、c、d、e五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金属溶解;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将a与e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则活动性顺序为( )A. acedbB. dabceC. dbaceD. edabc【答案】D【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活动性强的金属;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金属溶

6、解,a为负极,则活动性ab,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可知活动性da;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可知活动性bCuc;将a与e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则金属活动性ea,则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edabc。故选D。【点睛】从原电池的负极、电子的流向、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等方面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图)( )A. 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C. 如果将硫酸换成橙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答案】

7、C【解析】【详解】A.锌比铜活泼,且与硫酸反应,因此锌作负极,电子从锌经导线流向铜,故A正确;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发生2H2e=H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正确;C.橙汁中含有电解质,能构成原电池,有电子的流动,故C错误;D.此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灯泡发光,电能转化成光能,故D正确。故选C。7.在2L的密闭容器中: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3.4 molB. 3.2 molC. 2.8 molD. 1.2 m

8、ol【答案】C【解析】在2L的密闭容器中: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时,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n(A) =0.12mol/(Ls),所以消耗B的物质的量n(B)= n(A) =1.2mol ,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4mol-1.2mol=2.8mol。所以本题选B.8.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下图一致的是( )A. 镁条溶于盐酸B. 氨气液化C. 碳酸钙分解D. NaOH固体溶于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A.镁条溶于盐酸是放热反应,

9、故A正确;B.氨气液化放热,但不是化学变化,不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化学变化,不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均是相对化学变化而言,物理变化中的热效应,例如选项B和D,不能称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9.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D. 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10、电能属于二次能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煤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A错误;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B错误;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正确;D一次能源是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能量的转化10.在四种不同情况下,可逆反应A(g)+2B(g)C(g)+D(g)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v(A)=0.15 mol/(Lmin)B. v(B)=0.6 mol/(Lmi

11、n)C. v(C)=0.4 mol/(Lmin)D. v(D)=0.02 mol/(Ls)【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如果都用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mol/(Lmin)0.3、0.6、0.8、2.4,所以选项D中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D。点睛: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但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11.设C(s)CO2(g)=2CO(g)H0

12、,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1增大,v2减D. v1减小,v2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升高温度,增大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1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乙:500 ,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

13、l O2反应丙:45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答案】C【解析】甲与乙相比,氧气、SO2浓度相等,乙中使用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所以反应速率:乙甲;甲与丁相比,甲中SO2的物质的量比丁中大,即SO2的浓度比丁中大,其它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甲丁;丙与丁相比,其它条件相同,丁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丁丙;所以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乙、甲、丁、丙,答案选C。13.下列热化学方程

14、式,正确的是()A. 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C.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

15、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A. 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谓稳定的氧化物指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故方程式中水的状态错误,故错误;B. 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计算反应消耗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故错误; C. 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有沉淀生成,所以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不等于中和热,故错误;D.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热量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在101 k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