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3052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复习选修二各地模拟题汇编21(2011东北三校第一次联考模拟)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粱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10分) (2)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思想主张相似的主要原因。(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比中外近代民主思想。第(1)问对比粱启超和盂德斯鸠思想的异同;第(2)问考查分析粱启超和孟德斯鸠两者思想主张。答案: (1)相同: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突出强调法治。(6分 不同:梁: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 (2分)孟: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程度。(2分)(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资产阶级的壮大(2分); 封建腐朽势力阻碍社会进步。 (1分2、(2011江西七校4月联考)(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

3、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材料三 李大钊指出:“(孔子)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两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他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 “中用,即如何(把西体

4、)适应、运用在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实体与功能即用本不可分,因此,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首先不要使西学被中国本有的顽强的体和学所俘虏改造或同化掉。相反,要用现代化的西体来努力改造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是消灭其种族,而只是改变其习性、功能和状貌。(在用的过程中)中学就被更新了。”请回答:(1)简要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并分析他与材料一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处。(7分)(2)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李大钊思想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材料二中“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

5、则表明了其主张;从材料一中“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中反映严复是不主张共和的,而“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则更鲜明的体现了这一观点,这是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第(2)问,关键句:“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分析。答案:(1)材料二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依据:“新经破坏之后”,易形成武人专制的局面。共同之处:二者均反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分)(2)核心: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儒家思想的正

6、统治地位动摇。儒家学说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也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理论基础,必须否定。“中体西用”的主张及其实践最终失败,必须改变指导思想,适应新时代的需要。(8分)3、(2011滨州二模)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而后,非经国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 权利请愿书 材料二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1)材料一、二的相同主张是什么?指出这一主张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根源。(4分)(2)为“保存人的自然的

7、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6分)解析:第(1)问考查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从材料信息不难看出:都维护人权。根源要从经济因素上去分析。第(2)问考查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思想主张,根据所学把主要的学说观点归结全面即可。答案:(1)主张:维护人权。(2分)。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2)原则: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治制取代人治。(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2011海口模拟)(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斯宾诺莎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

8、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请

9、回答:(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2分)(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的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4分)(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解析:第(1)斯宾诺莎是主张民主,其主要思想是天赋人权。因此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第(2)问,材料二体现人民主权思想,据材料归纳即可。第(3)问,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都民主思想代表人物,天赋人权。答案:(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

10、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2分)(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2分)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2分)(3)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2分)5、(2011聊城二模)(10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筹设,其发起旨趣书中说:政治革命,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夸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此资料中学历史

11、教学园地:wwwzxlscom/。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舍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舍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此资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概括材料一表述的核心思想,(2分)并分析这一思想发展成为当时主要社会思潮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教育的基本原则,(2分)简述这一原则对当时社会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一中的核心思想,分析材料后可理解

12、到应是实业救国。这一思想发展成为当时主要社会思潮的原因,实际考查了1912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主要有: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推行发展经济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民众期盼工业建设高潮;改善民生的任务紧迫等。第2问分析概括材料二,民国初年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共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礼仪变革;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答案:(1)思想:实业救国。(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推行发展经济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民众期盼工业建设高潮;改善民生的任

13、务紧迫。(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2)原则:民主共和。(2分)影响: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礼仪变革;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6、(2011鞍山二模)(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1895年11月中旬,强学会成立,又称译书局,或强学书局。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启超、文廷式、杨锐等,李鸿章、翁同龢等也予支持。康有为特为强学会作序,痛陈中国处于“俄北瞰,英西睐,法南瞬,日东眈”

14、的危迫局面,若不急图挽救,有亡国之危。强学会成立后,“先以报事为主”,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出版,双日刊,有阁抄、新闻及“译印西国格致有用之书”诸栏,译印后有附论,专论不多。同月,康有为又赴上海创立强学分会,出版强学报,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维新派的活动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御史杨崇伊于1896年1月奏劾强学会,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遂遭封禁。但维新风气渐开,已难遏抑。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强学会成立的背景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方式(5分)解析:第1问回答强学会成立的背景和影响,根据所学结合材料,背景主要指

15、: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公车上车”。强学会的成立产生了巨大影响,争取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对变法运动的支持,积蓄维新力量;介绍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但成分复杂,派系政见不同,矛盾复杂,又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第2问回答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方式,根据所学,主要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立说、建立学堂、翻译外国书籍、上书皇帝、同顽固派论战等。答案:(1)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公车上车”。(4分)影响:争取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对变法运动的支持,积蓄维新力量;介绍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但成分复杂,派系政见不同,矛盾复杂,又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