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82960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 .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人民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 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表现?蒋介石一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特别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有困难。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3. 中共为什么同意同国民党当局举行重庆谈判?中共提出的三大口号是什么? 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中共中

2、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4. 陪同毛泽东飞抵重庆进行谈判的人员?中共代表是周恩来、王若飞。美国驻华大使是赫尔利。国民政府代表是张治中。5. 重庆谈判的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6. 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未能达成协议?意义?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共产党虽然做出重大让步,仍未能达成协议。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

3、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7.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争论最激烈的问题?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8. 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发动者、标志?时间:1946年夏发动者:国民党军队标志:国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9. 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战果?目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作战方法: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战果:经过八个月,人民军队歼敌七十多万,敌人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被粉碎。10. 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的时间、地点?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

4、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11. 人民军队是如何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三万余人。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三万余人,粉碎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时间?主攻方向?首先反攻的军队、作用?时间:1947年(解放战争第二年)方向:由解放区(内线)达到国统区(外线),首先进入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军队:三路大军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形成品字阵势

5、。作用:三路大军像三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2. 战略反攻的历史作用?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3. 战略决战开始的时间?背景?时间:1948年秋。背景: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A. 人民解放军数量迅速增加,装备上有很大改善。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民支持解放战争。B. 国民党军队数量迅速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十分孤立。国民党军队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

6、定。4.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概况?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11月 指挥:林彪、罗荣桓率领东北解放军 战果:歼敌四十七万,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率领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战果:歼敌五十五万,解放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率领东北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战果:歼敌五十二万多人。包围北平、天津、张家口。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解放华北全境。5. 三大战役哪次歼敌最多?东北解放军参加了哪两次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歼敌最多的战役:

7、淮海战役。东北解放军参加的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意义: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时间:1949年春。内容: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 蒋介石在1

8、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的原因及意图是什么?原因: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加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意图: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3. 蒋介石下野,谁出任代总统?他表示愿意和谈的意图是什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大总统,表示愿意和谈,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4. 北平谈判的双方代表是谁?结果如何?谈判代表: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代表团,同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揭穿了。5. 国民政府覆灭的时间、标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

9、灭了。6.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从国民党方面说: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从共产党方面说: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这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1)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 (2)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

10、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4)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1)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2)主要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大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3. 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性质?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

11、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5. 开国大典的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当天成立。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占世界人口

12、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7. 建国初期军事形势如何?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一带负隅顽抗,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威胁人民政权。8. 基本歼灭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的时间?1950年。9.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时间:1951年。意义: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10. 抗美援朝的背景、目的、时间、志愿军领导人、结果、意义?背景: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以武力干涉朝鲜的内部事务,不久又组成

13、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把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朝鲜局势危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人:彭德怀结果:1953年夏,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而胜利结束。意义: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1. 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特点、意义?背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

14、要求获得土地。时间: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开始,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意义: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2. 镇压反革命的必要性、时间、打击对象、意义?必要性:退往台湾时,在祖国大陆留下大批反革命分子,他们不甘心失败,继续进行种种破坏运动。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反革命气

15、焰更加嚣张。时间:1950年10月。 打击对象:罪大恶极、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意义:巩固人民政权,基本肃清了祖国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13. 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3)统一财政经济。(4)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5)政府引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14. 关于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目的?时间:1953年1956年底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原则、过程?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时间?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实行自愿互利。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时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