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2423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万双鞋垫铺出孙女成长路花甲老太为育孤殚精竭虑 1987年的秋天,家住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地矿三队家属院、时年58岁的高秀兰遭遇了两年内的第三次致命打击,继老伴患肺癌去世、儿子遇车祸身亡之后,儿媳因一时想不开服毒身亡,留下了嗷嗷待哺年仅1岁多的小孙女李琳。再次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后,高秀兰在儿媳自杀的当天就把孙女琳琳接了过来,她抱紧年幼的孙女暗暗发誓:无论多苦多难,都要把小琳琳拉扯大,她可是儿子留下来的骨血啊!失去了母亲乳汁的喂养,小琳琳天天饿得啼哭不止。高秀兰心里非常着急,丈夫、儿子“走”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仅靠儿子原单位发的一点抚恤金度日。儿子用命换来的那点抚恤金,高秀兰恨不得一

2、分钱掰成两瓣花,生活中她也用足了心思。她总是等小琳琳熟睡时,蹬着用50元钱买来的三轮车到附近关林郊区的菜田里把菜农丢弃的那些棵小发黄的蔬菜捡回家,做给孙女吃。每天,她还到菜场去捡小贩丢弃的菜叶。每年夏天郊区农民麦收季节,也是高秀兰最忙碌的时候。她每天都蹬着三轮车,到附近收割完的麦田里捡拾农民收割时落下的麦穗,捡够一车,她就运回家,像蜜蜂采蜜那样不知疲倦。回到家里,她给小琳琳喂些食物,然后就又出了门。忙碌一整天,高秀兰浑身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可晚上她也不能好好休息,她把捡来的麦子摊在客厅里,用棒槌把麦粒捶下来,然后装进口袋,看着一天天鼓胀起来的口袋,高秀兰心里很踏实,这些麦子可是她和孙女大半年的口

3、粮啊!高秀兰听从别人的建议,经常蹬着她那辆吱呀作响的三轮车到处找一些工厂的锅炉房,把那些燃烧得不充分的煤渣运回家,自己在家里进行二次燃烧取暖。靠着高秀兰的精打细算,祖孙俩的日子虽然艰难,但还算过得去。邻居们目睹了高秀兰的不易,也被她的坚强所感动,大家都明里暗里地帮助祖孙俩。一次,邻居李师傅把孙女、外孙女很多不穿的衣服拿给高秀兰,让她捡能穿的给小琳琳。高秀兰感激之余,连夜赶制了几双鞋垫,送给了李师傅。李师傅看着高秀兰做的鞋垫赞叹不已,他建议说:“老嫂子,你的鞋垫针脚细密、厚实,比街上卖的还要好,你不妨多做些拿去卖,也能换些钱啊!”高秀兰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是啊!何不做些鞋垫去卖呢?为了尊严地活

4、着,她日夜缝制鞋垫累瞎了右眼从李师傅家回来,高秀兰翻箱倒柜,把家里的旧衣服都找了出来,然后把它们打成袼褙,再加上衬布,用缝纫机缝成一双双厚实耐穿的鞋垫。三天后,适逢关林庙会。高秀兰带着精心缝制的鞋垫,来到了会上。从早上9点等到庙会快散时,高秀兰只卖出了两双鞋垫。然而,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两元钱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由于高秀兰的鞋垫做工好,价格便宜,销路渐渐好了起来。好的时候,她每天能卖20多元,不好时也能卖个七八元。后来,高秀兰渐渐卖出了经验,庙会前半段,人流量大的时候,她把三轮车推到固定地点打“阵地战”,庙会后半段,人渐渐散去的时候,她就打“运动战”,骑着三轮车专找人多的地方吆喝,有时她还向沿街

5、商铺老板推销。靠着卖鞋垫的收入,高秀兰祖孙俩基本能满足生活所需了。高秀兰深知学好文化的重要,小琳琳长到了7岁,她牵着孙女的小手把她送进了地矿子弟小学。琳琳上学后,高秀兰的压力更大了。邻居们都把不穿的旧衣服给她送来,让她做鞋垫。高秀兰做起鞋垫来更拼命了,有时,她一晚只睡三四个小时,眼睛熬得都快瞧不见东西了!好心的邻居看她实在太艰难,就劝她找找有关部门,能争取些救济更好。可高秀兰却说:“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干活儿,就能养活俺和琳琳,就不用麻烦领导了!”高秀兰的鞋垫因为做工好,价格便宜,在关林市场渐渐有了名气,一些批发商主动找上门来,要批发她的鞋垫,这让高秀兰分外高兴。靠卖鞋垫生活上基本衣食无忧,但

6、高秀兰最怕的是生病,她是个病不起的人,而琳琳生病了就更让她揪心。一来她心疼孙女身体受罪,二来生病就要花钱,花得多了就会影响到她们祖孙俩的生活。1999年元宵节前,琳琳患了重感冒,高烧40度,这下把高秀兰吓坏了。她赶忙用三轮车把孙女送到了洛龙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是扁桃体发炎,给琳琳打了三天点滴,才退了烧。可出院时,高秀兰被近两百元的治疗费难住了。她把仅有的钱拿了出来,可还差60元钱。无奈,高秀兰只得向邻居借了60元钱。琳琳出院后,为了还上这60元钱,高秀兰几乎三天三夜没合眼,忙着给一个批发商赶制鞋垫。她盘算着每双鞋垫批发价0.6元,至少要做100双鞋垫,还要把三天的生活费挣回来。那三天里,她除了

7、为孙女做饭、吃饭、去厕所外,都在缝纫机前忙活。三天后,高秀兰终于赶制出100多双鞋垫,批发商上门拿走后,攥着对方给她的80元钱货款,高秀兰才深深地松了口气。然而,她这时才发现,本来视力就弱的右眼却看不见东西了。琳琳看到奶奶为她累瞎了眼睛,不禁扑到奶奶怀里嚎啕大哭。孤女成人又成才只愿报答祖母恩自从奶奶累瞎右眼后,李琳便到处打听,得知奶奶的右眼可以通过手术治好,从此,她又多了个心事:攒钱为奶奶做手术!放学的路上,她常常躲开同学一个人回家,为的就是能随手捡些饮料瓶之类的东西带回家,等攒够了一定数量,就卖给收废品的人,卖的钱自己攒起来。与孙女的懂事相比,更让高秀兰欣慰的是李琳在小学、中学阶段学习上一路

8、领先。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琳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进大学深造,而是报考了洛阳市财贸学院会计专业。她是权衡再三才做出这个选择的,为的就是不愿给奶奶增添过多的负担。2005年7月,李琳毕业后,被一家健身中心录用了。上班第一个月550元工资发到手后,李琳第一件事便是到商场给奶奶买了身新衣服,并亲手帮奶奶穿上,高秀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精神了许多,喃喃地说:“琳琳挣钱了,终于熬出头了!”一会儿,高秀兰想脱下新衣服,推车出门去卖鞋垫。李琳劝住了奶奶,说:今天就不要去卖了,这么多年,您连公园都没去过,市里变化很大,今天我陪着您到市里玩一天吧!高秀兰点头同意了。那天,李琳陪着奶奶在市里各大公园、繁华商场转了个

9、遍,那天也是高秀兰20多年来最快乐的一天。李琳上班能挣工资了,高秀兰想到孙女已到了婚嫁年龄,每天还是不停地做鞋垫,要为孙女攒些嫁妆钱。而李琳离自己制定的那个目标也越来越近了。她工作以后,每月再难也要为奶奶存下200元钱,作为将来的手术费用。通过近三年的积累,这笔费用基本攒够了。2008年8月初,在李琳的执意坚持下,高秀兰到洛阳市一家医院做了右眼复明手术。一周后,高秀兰蒙着右眼的纱布揭开了,她惊喜地发现,眼前这个给她带来坎坷与不幸的世界又清晰了许多,而与她相依为命20多年的孙女那俊俏的面容在她眼里更加真切了。高秀兰搂紧了孙女,禁不住泪如雨下。高秀兰靠做鞋垫养大孙女,孙女倾情回报奶奶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洛阳市民,并在古都引起了极大反响。网友们亲切地称高秀兰为“鞋垫奶奶”,并称赞她是“最富有精神气质的老人”。接受笔者采访时,高秀兰说她做鞋垫做了20年,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做了多少双鞋垫。一旁的李琳给奶奶算起了账,她说奶奶每天至少要做30双鞋垫,一年也就是10950双,奶奶一共做了20年,大约做了22万双鞋垫。22万双鞋垫,这个巨大的数字着实令人震撼!笔者不禁对这位勤劳、坚韧、贫贱不移的老人产生出深深的敬意。(责编:辛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