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2140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葫芦岛高二化学学业质量监测期末 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葫芦岛市普通商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卷和卷两部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成或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卷部分的作答必须答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Zn65 Ag108 第卷(选择题,共48分。含15、16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3分,共33分。每小

2、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可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水玻璃可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用食盐水有利于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士保鲜水果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甲用于制取NaHCO3晶体B.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C.丙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D.丁用于测定某稀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时,前者过量和不足时,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A.NaOH 溶液和 AlCl3溶液B.稀 H2S04 与 Al(O

3、H)3C.Al和NaOH溶液 D.氨水与Al2(SO4)3溶液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7.常温下,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溶液温度变化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溶质为NaHCO3B.横坐标轴上V4的值为90C.a过程是CO2与Ba(OH)3反应生成BaCO3的过程D.原混合物中 nBa(OH)2:n(NaOH)=1:28.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A作原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使用B.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9.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与大气中的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 B.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D.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10. A. B. 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 且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A、B、C三种元素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均显碱性B.甲是碱性氧化物、乙是酸性氧化物C.甲、乙可能都

5、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相同D.丙的水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溶液可能会变浑浊11.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Br-、AlO2-、Cl-、SO4-、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性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往后静置,下层溶液显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

6、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15-1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7分)12.(14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停止加热.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冷却后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于是他对黑色物质进行了探究。(2)该同学假设黑色物质CuO。检验过程如下:【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将黑色物质放入稀硫酸中,

7、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实验的目的是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3)再次假设,黑色物质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现象2说明黑色物质具有 性。 A试管内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 。(4)以上实验说明,黑色物质中存在铜的氧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物质是 CuS与Cu2S的混合物。已知1molCu2S与稀硝酸反应转移8mole-,写出试管A中Cu1S 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13.(4分)某铝土矿和黄铁矿的共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S2和SiO3),由此矿石制备Fe3O4和Al2O3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8、(1)步骤2”烙烧过程产生的废气为 。(2)已知“步骤4”隔绝空气烙烧,则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过程产生的废气和废气1成分相同)。(3) “固体2”的成分是,步骤5的分离方法是 。(4)写出步骤5的离子方程式 。(5 )若愿矿石质置为bkg,经过该淹程获得的Fcj04的质童为akg則原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该流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是 。14.(9分)卤族元素包括氯、溴、碘等元素,其中溴和碘在陆地上含量极少,主要存在于海水中。(1)氯气有毒,一旦泄露会造成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是否漏气。(已知Cl2可将NH3氧化成N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亚氯酸钠(

9、NaClO2)是一种漂白剂。已知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祥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0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 的物质的量(填相同或不相同),解释其原因是 。(3)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氧化时常用氯气做氧化剂,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4)海带提碘时,由于碘的量较少,在灼烧、溶解之后得到的溶液用硝酸银溶液很难检验。设计一个检验浓液中是否含有碘离子的方法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络出的15、16两道题组中任选一题组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

10、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择题涂在12 16题选择题处。15.【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与Y形成化合物时,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离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 D.气态氢化的稳定性:HmY小于HnC(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 B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6 B. Na的简化电子样布式:Na3s1C.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式为 D.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用期第VA族,是p区元素

11、(3)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H2O、2CO2 BF3 CH3COOH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202分子中的O为sp2杂化 COj分子中C原子为sp杂化 BF3分子中的B原子sp3杂化 CH3COOH分子中C原子均为sp2杂化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B.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氧化钠熔化时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 (5)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6)(15分)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族,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个数为 。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铁氧

12、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工业上制备时常采用水解法,制备时常加入尿素 (CO(NH2)2)、醋酸纳等碱性物质。尿素分子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醋酸钠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铁氧体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备时常加入氦(NH3)、联氨(N2H4)等弱碱,已知氨(NH3熔点:-77.8熔点:-33.5),联熔点:2、沸点:113.5)解释其供沸点高低的主要原因 。Co(NH3),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为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第一种配合物的配体为 。在第二种配

13、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无磁性,其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若晶体密度为dgcm3,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破原子的距离为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写出简化后的计算式即可)。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热羽毛的气味B.油脂是产生舱量最高的营养物质C.将期化钾溶液滴在土豆片上.可现察到蓝色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2) 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它们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它们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有b的所有床子处于同一平面 (3)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2H1802B.分子中至少有6个礙原子共平面C.该化合物能使酸性离锰酸钾溶液褪色D. 一定条件下,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3 molH2加成(4)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共热反应后,加入AgN03溶液来鉴别溴离子B.向放有电石的圆底烧瓶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可产生乙炔气体C.制取硝基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水浴中控制反应温度D.制取乙炔时,要用一小团棉花防止泡沫进入导管(5)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6)(15分)有机物E(C11H1202)属于芳香酯类物质,天然物存在于威士忌酒、苹果酒等中,呈水果及玫瑰香气,可由下列路线人工合成:完成下列填空: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的条件是 ;反应的类型是。写出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