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69KB
约10页
文档ID:12881546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_第1页
1/10

第一单元 准备课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5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 1 数到 10 吗?数数看二)探索新知1. 激发观察兴趣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 1~10 的人和物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 4~5 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数数量是 3 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表 1-1 美丽的校园中各种人和物的数量统计表数量 人和物 数量 人和物1国旗,楼房,老师,足球,带红领巾的学生,戴头巾的学生……6 六盆花,不运动的女生……2单杠,向老师行礼的学生,看踢足球的学生,读书的学生,黄色垃圾桶,绿色垃圾桶……7 鸽子3石凳,踢足球的学生,楼房左面的大树,跳绳的学生,互相问好的老师和学生……8 大雁,所有的大树,锻炼身体的学生……4 垃圾筒,向日葵…… 9 所有女同学,不戴红领巾的男生5花坛里的花,五个大字,国旗上的五角星,楼房右边的大树……10 所有男同学(3)在充分计数的基础上辨认 1~10 各数。

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 认读 1~10 各数(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 10 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 10 个数等4. 数身边的数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5. 课后延伸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三)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准备课》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共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主题图;二是做一做;三是和此部分内容配合的练习题(练习一第 3题、第 4 题)具体编排特点如下1)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助小兔盖新房”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创设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助小兔盖新房”的童话情境,有 4 个意图: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引出所学内容;三是为教学知识提供现实背景;四是渗透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故事可以这样讲解: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2)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比较”资源 “情境图中提供了小白兔、小猪、鱼和砖、木头、板凳、胡萝卜、苹果、花等可供比较的资源利用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个数的比较,建立“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感受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与少。

3)通过两个层次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第一层是借助小兔和砖比较、小猪和木头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第二层是借助“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寻找资源,充分地进行比较如小猪与小兔只数的比较、小兔与胡萝卜个数的比较、苹果与胡萝卜个数的比较、凳子与动物只数的比较等,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三)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应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或情境图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只抽取出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了展示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去数、去比较,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3)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4)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及比多少的基本经验以数一数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在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调用已有的“比多少”的经验,理解“比多少”的道理,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但注意要求不要过高,注意与数的“比多少”的层次的不同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培养(参见本单元的备课资料)6)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在观察、讲解“美丽的校园”时,可以将图中小朋友的状态与小学生守则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在“小猪帮小兔盖新房”的童话故事中,可以渗透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教育。

7)建议用 2 课时教学 (四)具体内容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2)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3)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教学建议(1)精心制作好教具、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境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课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示,先出示一位教师,再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也可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2)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按照自己的兴趣数图中的人物、物品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也可以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数等如果是在书上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笔点着数,或用笔做记号以保证不重不漏编写意图(1)数数的资源丰富,而且鉴于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给出的人物数量为20,以便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2)对学生数数情况的了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一对应地点数的方法;二是说出计数的结果(总数),即知道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3)本节课可设置如下问题问题一: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请大家仔细看看,图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和同伴交流一下问题二:有几面国旗?几位老师?……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 1~10 的人和物问题三:数数量多的实物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你是怎样数的”,以对学生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问题四:你能数数身边的事物吗?如教室的门窗、铅笔盒里的铅笔,一行课桌的数量;手的只数、脚指头数、眼睛的只数等4)教学中注意结合小学生行为准则适时进行教育编写意图(1)教材在这里将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人或物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 1~10 各数这样,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2)这里通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1~10 各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教学建议 (1)按照学生计数的进程适时呈现集合图当学生按照顺序计数的时候,学生每数完一类物体,教师可以仿照教科书,将这类物体加上集合圈,并写出相应的数。

同一数量的物体可以集中排列如,学生说“1 面国旗、1 位老师”,教师可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 1 面国旗、1 位老师的图,并告诉学生,1 面国旗、1 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的左面出示“1”2)了解学生认数、读数情况当 10 个数都出示后,可以让学生再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识这 10个数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认、读:一是连同集合图一起呈现数,让学生认、读;二是直接以卡片的形式呈现 1~10 各数,让学生认、读;三是可以由教师说出一个数,让学生从各数的卡片上找出该数应注意的是,如果遇有读错的情况,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指导如,当有的学生读错时,可以让该生再数一数集合圈里的人或物,纠正读错了的数,加深学生印象3)注意把握教学要求本节课是准备课,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情况,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 1~10各数因此,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以与第三单元的教学相区别编写意图从对情境图的观察—用集合圈表示事物—出示相应的数字,其编排的层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层次,教师可有效地加以利用编写意图(1)教材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新房”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