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0167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测评能力测试 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1-35.5 Fe-56 Zn-65 Zr-91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工业氧化铍可生产金属铍、制作铍合金及特殊陶瓷。由绿柱石(含3BeOAl2O36SiO2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Be与Al性质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浸渣”受热后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CaSO4B. 利用“碱溶渣”可回收金属铁C. “水解,调节pH”

2、反应的主要离子是BeO22D. 上述流程中“碱、水”宜使用廉价的氨水,降低生产成本【答案】D【解析】【分析】铍矿物(绿柱石-3BeOAl2O36SiO2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熔炼,然后加入稀硫酸,SiO2、Al2O3分别与CaCO3反应生成CaSiO3、铝酸钙,BeO和熔融方解石反应生成铍酸钙,Fe元素被氧化,然后加入稀硫酸溶解,浸出出液中含有BeSO4、Al2(SO4)3、Fe2(SO4)3,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碱、水”,调节溶液pH除去铁离子,然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含有BeO22、AlO2-,再调节溶液pH,得到Be(OH)2沉淀,煅烧氢氧化铍得到工业BeO,以此分析。【详解】A

3、. 利用“原子去向分析法”,硫酸浸泡后生成不溶性或微溶性的H2SiO3和CaSO4 ,受热后H2SiO3 转化为SiO2 ,故A正确;B. “碱溶渣”中有氢氧化铁,可用于回收金属铁,故B正确;C. “水解”反应的主要离子是BeO22,故C正确;D. 流程中“碱、水”将Be、Al元素分别转化为BeO22和AlO2-,只能使用强碱,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在化学工艺流程题中涉及溶液的pH控制,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抑制水解(或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酸作用”可以除去氧化物(膜);“碱作用”可以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在

4、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2.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ClO2代替Cl2作消毒剂,不仅能够提高消毒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产生新的有害物质C. 玉米、稻谷、大豆等农产品不仅富含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是重要的酿酒原料D. “刀耕火耨”描述我国远古时期利用草木灰作肥料,该肥料宜与磷酸铵混合施用【答案】B【解析】【详解】A.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故A错误;B. ClO2代替Cl2作消毒剂,相同条件下转移电子数更多,能提高消毒效率,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代物,故B正确;C.

5、 大豆中富含蛋白质,不属于多糖类,不能作酿酒原料,故C错误;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呈碱性,NH4+与OH-作用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草木灰不宜与磷酸铵混合施用,故D错误。答案选B。3.2018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了国际计量大会,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一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新定义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B. 常温常压下,11.2LO2与N2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个数小于NAC. 117号元素符号为Ts(中文名),其重氢化物D

6、293Ts含有中子数为177NAD. 60.0gC3H8O中含有的CC键可能小于2NA【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新定义,NA就是具体的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不确定度被消除,故A正确;B. 标准状况下,11.2LO2与N2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个数约为NA,而常温常压下,温度高于0,11.2LO2与N2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个数小于NA,故B正确;C.未说明重氢化物D293Ts的具体质量,无法计算中子数,故C错误;D.60.0gC3H8O的物质的量为1mol, C3H8O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若是醚类物质,则含有的C-C键为NA,若是醇类物质,则含有的C-C键为2N

7、A,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要看清题目中所设陷阱,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有机物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等。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项,油脂若在烧碱溶液中完全水解,生成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二者均易溶于水,水面上不会产生油膜,故A正确;B项,结论应该是酸性:HCO3-CH3COOH,故B错误;C项,原固体物质可能是NaHSO4类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项,结论是酸性:H2SiO3Si,故D错误。答案选A。5.立体烷烃中有一系列对称结构的烷烃,如:(正四面体烷C4H4)、(

8、棱晶烷C6H6)、立方烷C8H8)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以此类推分子式为C12H12的立体烷烃的结构应为正六棱柱B. 上述一系列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的通式为C2nH2n(n2)C. 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都有三种D. 苯乙烯()、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属于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详解】A. 由题意可以推测分子式为C12H12的立体烷烃的结构应为正六棱柱,故A正确;B. 该系列有机物质的通式为C2nH2n(n2),但它们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 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都有三种,故C正确;D. 苯乙烯()、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分子式

9、相同,都为C8H8,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涉及同系物的判断,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但通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系物。6.已知右表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的片段,其中、Y、Z、W均为前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6号Lv元素的原子结构有7个电子层,与X元素可以位于同一主族B. X、Y、Z、W四种元素中可能有两种为金属元素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可能属于强酸D. X的氢化物有可能与Z或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118号元素逆推,可以得出 1

10、16号Lv元素位于第7周期,其对应的原子结构应该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处于第VIA族,若与X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0族元素,与已知矛盾,故A错误;B. 根据X、Y、Z、W均为前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以及它们所在周期表的片段特点,可以得出X、Y可能为第IIIA族、第IVA族或第VA族元素,所以X、Y、Z、W四种元素中最多有一种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若为强酸,则Y为S元素,此时W位于0族,与已知矛盾,故C错误;D. 若X为N元素,则X的氢化物NH3可与H2SO4、HBrO4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元

11、素周期表结构,要注意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对于所给表格片段式“位-构-性”推断,要把握各元素之间的关系。7.“锌+碘”新型安全动力电池有望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锂电池”等,已知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电池安全性高,且对环境友好B. 正极反应式为I3+2e=3I,电极a附近显红色C. 电子的移动方向为“Zn电极a电极b石墨毡”D. “回流通道”可以减缓电池两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答案】C【解析】【详解】A. 该电池对环境友好,且避免使用易燃的有机电解液,更加安全,故A正确;B.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I3+2e=3I,石墨电极a为阴极,电极反应

12、为2H2O+2e-=H2+2OH-,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红色,故B正确;C. 电子不能通过溶液,即电子移动的方向为“Zn电极a,电极b石墨毡”,故C错误;D. 该新型电池充放电过程,会导致电池内离子交换膜的两边会产生压差,所以“回流通道”的作用是减缓电池两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故D正确。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富马酸亚铁(C4H2O4Fe)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也可作食品营养强化剂,它可由糠醛()和硫酸亚铁制备。已知。回答下列问题I.制备富马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

13、装置已略去)(1)将45.0g氯酸钠、0.2g五氧化二钒置于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加糠醛并加热至90100,维持此温度34h。实验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冷却液宜从_ (填a”或“b”)处进入。(2)冰水冷却使其结晶,并通过_操作可以得到富马酸粗品。(3)再用1molL1HCl溶液重结晶,得到纯富马酸。该操作中用1molL1HCl溶液的原因是_。.合成富马酸亚铁(4)取富马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碳酸钠并加热、搅拌,调节pH6.56.7,产生大量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将硫酸亚铁溶液和适量的Na2SO3溶液缓慢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维持温度100并充分搅拌34h。该操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

14、Na2SO3溶液,其目的是_。写出生成富马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_。(6)过滤、干燥得到产品。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原因是_。.产品纯度测定(7)取0.300g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5.00mL硫酸,加热溶解后冷却,再加入50.00mL新沸过的冷水和2滴邻二氮菲指示液,此时溶液呈红色;立即用0.1000molL1硫酸铈()铵(NH4)2Ce(SO4)3标准液滴定(还原产物为Ce3+),滴定终点溶液变为浅蓝色。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17.30mL标准液,则样品的纯度为_。【答案】 (1). 冷凝回流,提高糠醛的转化率及减少富马酸的挥发 (2). a (3). 过滤 (4). 加盐酸

15、,使HOOC-CH=CH-COOH(OOC-CH=CH-COO)2-+2H+平衡逆向移动,促使富马酸晶体析出,提高产量 (5). HOOC-CH=CH-COOH+Na2CO3NaOOC-CH=CH-COONa+H2O+CO2 (6). 防止富马酸亚铁(或Fe2+或富马酸根离子)被氧化 (7). (OOC-CH=CH-COO)2-+ Fe2+Fe(OOC-CH=CH-COO) (8). 防止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率(或防止滤纸破损,影响过滤效果) (9). 98.03%【解析】【分析】(1)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防止有机物挥发造成反应物转化率降低。冷凝管中冷却液的流向一般都是“下进上出”。 (2)从溶液中提取溶质需经过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3)富马酸是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