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8899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课时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2016江苏连云港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无关解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A错;B项中H断开旧键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得H0为放热反应,错误;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成正比,D错误。答案C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分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D

2、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解析A项,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项,反应类型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C项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只要物质发生变化,能量就会变化,且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成正比,故D错。答案C3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解析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中,N2和H2必须先吸收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再放出能量形成新化学键,由于放出能量大于吸收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C为浓硫酸的稀释不属于化学反应;D中,稀盐酸与锌粉的反应

3、属于活泼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D为放热反应。答案A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 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91 kJmol1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减小解析根据图示,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选项A、C错误;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对反应热无影响,选项B错误;生成液态CH3OH时释放出的热量更多,H更小,选项D正确。答案D5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B有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molC由C(石墨)C(金刚石)H73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解析D项,反应热计算错误,H的数值要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成正比。答案D6(2016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三诊)

5、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s)N(g) R(g)HQ1 kJmol1,2R(g)N(g) 2T(g)HQ2 kJmol1。Q1、Q2、Q3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M(s)与1 mol N(g)的能量总和B将2 mol R(g)与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 kJC当1 mol M(s)完全转化为T(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 kJDM(g)N(g) R(g)HQ3 kJmol1,则Q3Q1。答案C7标准生成热指的是在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的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 mol 某纯物质的热

6、效应,单位常用 kJmol1表示。已知在25 时:Ag2O(s)2HCl(g)=2AgCl(s)H2O(l)H1324.4 kJmol12Ag(s)O2(g)=Ag2O(s)H230.56 kJmol1H2(g)Cl2(g)=HCl(g)H392.21 kJmol1H2(g)O2(g)=H2O(l)H4285.6 kJmol1则25 时氯化银的标准生成热为A126.89 kJmol1B324.4 kJmol1C30.56 kJmol1D题中数据不足,无法计算解析先根据标准生成热的定义写出热化学方程式:Ag(s)Cl2(g)=AgCl(s)H,再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H(H1H22H3H4),将

7、数据代入,得H为126.89 kJmol1。答案A8(2016甘肃肃南模拟)25 、101 kPa时,1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H725.76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1.52 kJmol1C2CH3OH3O2=2CO24H2OH22.68 kJmol1DCH3OH(l)O2(g)=CO2(g)2H2O(g)H725.76 kJmol1解析1 mol 甲醇的质量是32 g,则1 mol 甲醇完

8、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32725.76 kJ热量,所以1 mol 甲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 kJmol1,A正确。答案A9(2016株洲一模)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B1 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 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H890 kJmol1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 kJ

9、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D已知:S(s)O2(g)=SO2(g)H1Q1 kJmol1,S(g)O2(g)=SO2(g)H2Q2 kJmol1,则Q1Q2解析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的放热反应刚开始发生时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A选项错误;1 mol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物应为液态水,B选项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除H与OH反应放出热量外,SO与Ba2反应也会放出热量,即H0,故Q2Q1,D选项正确。答案D10(2016安徽名校联考)在298K、1.01105Pa下,将32

10、g SO2通入750 mL 1 molL1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SO2通入1 L 2 mol L1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 S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 KHS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2(g)KOH (aq)=KHSO3 (aq)H(4xy) kJmolBSO2(g)KOH (aq)=KHSO3 (aq)H(2xy) kJmol1CSO2(g)KOH (aq)=KHSO3 (aq)H(2yx) kJmolD2SO2(g)2KOH (l)=2KHSO3 (l)H(8x2y) kJmol1解析1 mol SO2通

11、入1 L 2 molL1 KOH 溶液中,生成1 mol K2SO3,放出 y kJ的能量,由此可得SO2(g)2KOH (aq )=K2SO3 (aq) H2O(l)H y kJmol 。32 g SO2 通入750 mL 1 mol L1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 K2SO3、KHSO3各 0.25 mol ,测得反应放出 x kJ 的能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g)3KOH(aq)=K2SO3(aq)KHSO3(aq)H2O(l)H4x kJmol1。由可得S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SO3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A11生产液晶显示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

12、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1)941.7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C反应N2(g)3F2(g)2NF3(g)的H0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解析断开旧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A错;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正确;选项C中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941.7 kJmol13154.8 kJmol16283.0 kJmol1291.9

13、kJmol1,C错;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是物理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必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D错。答案B二、填空题12(2016石家庄质检)已知某反应A(g)B(g) 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H kJ 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 mol气体A和 1 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 mol气体C和1 mol 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 (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从题中图像中可以看出,反应物的能量低,产物的能量高,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E1 与 E2的差值就是该反应的焓变。(2)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时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