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8535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晋江高二化学期中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延中学2018年秋高二期中考试化学(文科)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A. K B. Ca C. Na D. Fe【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骨质疏松是缺钙造成的,选B。考点:人体所需元素的了解。2.医疗上葡萄糖被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A. 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B. 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 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D. 葡萄糖来源丰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葡萄糖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详解】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食用的营养素,但人体内有六大营养素,故这不是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故A

2、错误;B.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但这与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糖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然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即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故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故C正确;D.葡萄糖来源丰富与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故选C。3. 天然皮革是( )A. 纤维素制品 B. 脂肪类制品C. 橡胶制品 D. 蛋白质制品【答案】D【解析】天然皮革成分为蛋白质,属于蛋白质制品,答案选D。4.下列食盐中,所添加的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 加锌盐 B. 加碘

3、盐 C. 加钙盐 D. 加铁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应用分析 。【详解】食盐中一般添加含碘元素的物质、含锌元素的物质,则食盐中不需要加含钙元素的物质,而且钙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C正确。故选C。【点睛】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5.下列药品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A. 阿司匹林 B. 青霉素 C. 麻黄碱 D. 氢氧化铝【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常用药品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详解】A.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

4、故A错误;B.青霉素是抗生素,故B错误;C.麻黄碱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故C正确;D. 氢氧化铝是抗酸药,故D错误。故选C。6.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03)中含有碘B. 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C. 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D. 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而食用加碘盐为KIO3,不能用来检验,故A错误;B、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故可用用醋

5、、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故B正确;C、不饱和烃与碘发生加成反应而使碘酒颜色变浅,可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故C正确;D、蛋白质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属于盐析现象,为可逆过程,加水后能重新溶解,故D正确;故选A。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7.水中可溶性钙及镁的化合物含量的高低用水的硬度表示。下列问题与水的硬度无关的是A. 锅炉管道结垢 B. 肥皂去污效果降低C. 水中溶解氧降低 D. 长期饮用造成尿道结石【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硬水的概念、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详解】A.由于水中Ca2+和Mg2+含量多,硬度才大,形成了CaCO3和Mg(OH)2,从而造成锅

6、炉管道结垢,故A错误;B. 肥皂的成分主要是硬脂酸钠,Ca2+和Mg2+与硬脂酸钠反应生成难溶的硬脂酸盐,从而使洗涤效果下降,故B错误;C.根据“水中可溶性钙及镁的化合物含量的高低可用水的硬度来表示”的信息,水中溶解氧的降低与水的硬度无关。故C正确;D. 水的硬度过大,长期饮用后,使人体摄入过多的Ca2+和Mg2+,容易形成结石,故D错误。故选C。【点睛】硬水的考查所有出发点都是基于水中Ca2+和Mg2+的存在和含量,含量高即易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从而影响了生活生产。8.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灼烧 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

7、滴加浓硝酸【答案】A【解析】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最简单的方法是灼烧,真蚕丝是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的气味与其不同。本题选A. 9.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由绿色变成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某物质W,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物质W具有A. 碱性 B. 酸性 C. 氧化性 D. 还原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分析;根据Vc的化学性质分析。【详解】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浅绿色)氧化成+3价(黄色),为了避免这个反应,即是需要将Fe3+转

8、化为Fe2+,即需要填加还原剂,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D。10. 下列操作容易造成蔬菜中的维生素损失的是( )A. 洗菜:要先洗后切B. 浸泡:切好的菜要浸泡半天,以除去残留农药C. 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D. 烹饪: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答案】B【解析】答案为B,切好的菜要浸泡半天,维生素溶于水,造成损失。11.下列元素中,属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A. C B. H C. O D. Mn【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应用分析 。【详解】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

9、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C、H、O均是常量元素,Mn是微量元素,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照片显示:一只可爱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良好的绝缘性B. 良好的绝热性C. 良好的导热性D. 熔点低【答案】B【解析】因为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所以,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良好的绝热性,选B。13.合理使用药物有利身心健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感冒C. 非处方

10、药都无毒副作用,可长期大量服用 D. 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答案】C【解析】A. 氢氧化铝能和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故A正确;B. 维生素C除了可用于防治坏血病,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因此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感冒,故B正确;C. 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D.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药物的成分和服药注意事项,注意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补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服药。14.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 加工成饲料

11、 B. 发酵后作农家肥 C. 就地焚烧 D. 制造沼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就地焚烧生成二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也使空气中漂浮大量颗粒物,C正确。考点:常识。15.下列关于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 B. 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C. 构成酶和激素的主要成分 D. 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蛋白质组成结构,蛋白质的功能分析。【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参与组织修复、细胞成分的更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故B错误;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激素也都是蛋白质,故C正确;D.抗体的本

12、质是蛋白质,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B。16.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A. 酸性 B. 碱性 C. 两性 D. 氧化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分析。【详解】胃酸的成分为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可用氢氧化铝来中和过多的盐酸,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3H2O+AlCl3,利用的化学反应原理为酸碱中和反应,所以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其原因主要是利用氢氧化铝的弱碱性,故B正确。故选B。【点睛】常用作中和胃酸分泌过的药物有:复方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片、三硅酸镁、胃得乐(碳酸镁)等。1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

13、是A. 打针时用酒精消毒 B. 用稀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C. 用波尔多液防治作物虫害 D. 蛋白质溶液加入食盐变浑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分析。【详解】A.打针时,医用酒精(75%)的条件下,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最好,故A错误;B.稀的福尔马林即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驱虫杀菌的效果,故B错误;C.波尔多液中含有Cu2+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防治作物虫害作用,故C错误;D.蛋白质溶液加入食盐变浑浊的过程是盐析的过程,没有破坏蛋白质的活性,故D正确。故选D。【点睛】蛋白质变性:当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

14、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理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如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中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理活性并发生凝固。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是物理变化,可复原。18.在下列做法中不会使人中毒的是A. 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白酒 B. 在蒸馒头时用纯碱C. 用胆矾对饮用水消毒 D. 误食工业用盐NaNO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亚硝酸钠、甲醛、甲醇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根据常用盐的用途分析。【详解】A.工业酒精中含

15、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故A错误;B、纯碱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不会使人中毒,故B正确;C、胆矾的成分是CuSO45H2O,溶于水后电离出大量Cu2+,属于重金属离子,人体摄入可造成中毒,故C错误;D、亚硝酸钠会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使人中毒,故D错误。故选B。19.黄金首饰的纯度一般用“K”来表示,如“24K”是指纯金,标号为“14K”的黄金其含量是A. 84.44 B. 58.3 C. 14.28 D. 7.14【答案】B【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