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878530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7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质量工具培训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工具培训 技检科 计检科 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1 为何要提高产品的质量 2 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 3 提高质量有哪些优点 三个常见的问题 质量成本 COPQ 冰山的一角 现在所说的品质损失费用 只是冰山一角 检查 废弃 返工 不合格 保修 传统的品质损失费用 可见的成本 占总销售收入的4 6 容易定义 流失的销售 延迟交货期 顾客信赖度降低 更多的处置费用 过多库存 过大再作业 周期时间长 工程设计变更 追加的品质损失费用 隐藏的成本 占总销售收入的20 30 测定困难 表1 2质量管理水平的各级别比较 管理的水平 D A C P D A C P D A C P 维持与改善 维持是持续性

2、的活动改善是突破性的活动 误区 质量越高 成本越高 很多人认为产品的质量越高 所花费的成本越高现代科技使得低成本的投入得到近乎完美的质量注重流程能力的提高 削减生产成品所使用的检验和返工费用 传统质量模型 质量改进费用 最小质量成本 缺陷成本 检测和预防费用 质量符合程度 最佳质量符合点假设为99 100 单位质量成本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程序 问题现象 行动方案 问题分类 修正 找出原因 评估测试 排列顺序 假设方案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判断用哪样工具 收集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的各项因素预测可能问题排列问题的优先顺序分析问题的相关性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工具 鱼骨图帕雷拖图

3、脑力激荡问题树 鱼骨形图 因果图 CAUSE EFFECTDIAGRAM 对效果根源进行鉴别 分类及排序的方法由40年代早期日本川崎 Kawasaki 钢厂的石川首创使用步骤 1 确认主要原因类型 机器 人员 方法 测量 材料 环境2 利用头脑风暴法对每类原因进行细分3 对每个原因的重要性加以权重评定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鱼骨图制作要决 问题展开层次要相等问题描述要精确问题分类要恰当问题现象涵盖要完整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鱼骨图 主题至于前一次展开二次展开直到可掌控每次展开4 6项 柏拉图法则 PARETOCHART 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的理论命名的 他指出社会重等收入分配是不均匀的 即8

4、0 的财富由20 的人所掌握 同样的在流程中大部分的缺陷经常是由相对较少的原因造成的 造成缺陷的原因可能很多 可以改进的也很多但是知道从哪里入手做好并不容易 而可以帮助你分类并隔离出最重要的因素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帕雷拖图案例讲解 生鲜超市客户投诉分析 80 20定律 注意事项 从左至右排列 由大到小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脑力激荡法 选择主题脑力激荡 每个问题写一章 定义类别进行分类排列顺序确认 6项修炼 解决问题 脑力激荡法要决 轻松的气氛随意发言鼓励不批评越多越好事后整理 综合分析评分确认法 1 每个人对每个发生此类事件的原因进行打分 2 打分依据根据此类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3 打分范围

5、0 10分 4 根据打分的结果列出分数在5分以上可能发生的原因 5 对原因的重要性的次数进行排序 人 机 物 料 法 环 废品产生的原因 77 46 14 08 5 63 2 82 技检科 产生废品的原因 人 机 环 其它 5 63 77 46 2 82 14 08 OK 人为因素 粗心 不仔细 由于机器故障或停电所造成 碰伤碰毛 起吊不注意 由于图纸错误或图纸标注不清楚引起的误解 或本身经验不足所引起的 练习怎么预防因停电和机械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1 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来分析停电和机械故障的原因 2 用评分法来找出引起其原因的主要因素的前五位 试验设计 1 交叉试验法 AB C1AA1 CA

6、1B1 D1BB1 D假设机床A由A1操作者加工 得出结果为C机床B由B1操作者加工 得出结果为D假如结果C比D好C D可以认为A操作者的水平比B操作者好吗 A1机床比B1机床好吗 怎样才能确认呢 什么是影响结果的好坏的主要因数呢 试验设计 2 多因子化法假设加工一种零件影响零件的质量有多种因数 那种因数是影响的主要因数 怎么去做呢 多种因数怎样组合才是最佳呢 误差特种原因由特殊事件或因子而随时间对过程齐不同的影响 可能是随机的或是系统的 如 用错材料 突然温度变化 工具磨损 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测量系统的评估由于很多统计方法依赖于测量结果 因此测量系统的质量就很重要 一种测量仪器的具有重复

7、性 可在现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复性 一种测试仪器的重复性是指由一个操作员使用该种仪器对某一单个零件进行重复测量而产生的误差 重复性产生的原因测量仪器不清洁 仪器有部件损坏 测试部件内存在变化率 仪器设计有问题 仪器功能不良 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环境因数 可在现性 是指有两个不同的操作员使用该种仪器对某一单个零件进行重复测量而引起的误差 产生的原因操作员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操作人员培训不足 测试仪器设计出现问题引起测试时的主观估测 精度一种测量仪器的精度是由该种仪器的测量值和被测特性的真值之间的差来反映 线性一种测量仪器的线性是由在该种仪器的测量范围以内的精度变化来描述 因起精度和

8、线性不良的原因仪器的校准和装配不正确 仪器的校准的时间间隔太长 仪器的磨损或不正确的调校 只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校对而不是高低校对 仪器功能不良 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环境因素 怎么才能判断测量仪器和人员的准确性呢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练习 多元变量图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单个元素搜寻目的为了减少可能显著造成误差的单个元素 组件的数目 特点描述这种方法非常使用于组装过程 但他也能被用在工艺流程上 质量特性必须要能被重复测定 一定要由能将产品拆散和重

9、新组装的可能 单个元素搜寻的过程选择最好和最坏的产品 测试以上两种产品的品质特征 拆散这两种产品两次再重新组装 检查是否比例D d 1 25以及是否所有的最好的产品都要比最坏的产品来的好 将单个元素以重要性依次降低的次序排列 交换最好和最坏的产品中的第一个单个元素 A 如果产品的质量特征完全没有区别 就用同样的办法交换第二个单个元素 B 如果产品的质量特征几乎没有区别 那么A就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 如果产品的质量特征有了改变 那么A就是最重要的因素 7 重新组装最好和最坏的产品 对接下来的单个元素重复以上步骤5和6 8 找出最重要的单个元素 9 通过一次检验的操作来验证所找出来的作重要的单个元素

10、 单个元素搜寻确定是否红色和粉色都在所考虑的原因之内 除去所有不重要的原因和与其相关的互动影响 确认找出的重要的原因的确是重要的 而非重要的原因的确实不重要的 定量确定重要的主要原因以及他们的互动影响 单个元素搜寻 电路 符号名称A晶体B微处理器C晶体管D电容器1E电容器2 单个元素搜寻 电路 试验产品结果结果结果好的1 31 61 5坏的3 43 53 5以上三项优质电路的值都低于劣质电路吗 确定两项中值之差 确定平均范围 中值之差与平均范围之比是否足够大 3 5 1 5 23 5 3 4 11 6 1 3 0 3D 2 1 0 3 2 3 08 1 25 单个元素搜寻 电路 元素结果结果A

11、GOOD1 6BAD1 9B1 63 5C1 43 3D1 53 7E1 61 8检查AE 3 2AE 1 7 那个元素是主要元素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配对比较目的为了减少误差的可能原因的数目 方法搜集配成对的好的与坏的产品 列出重复出现好的与坏的产品中的差别 配对比较过程选择一好一坏的单元 详细观察一发现区别 选择第二对再观察 重复这一搜寻过程直到所观察到的差别显现出一种重复性的形态 忽略那些在配对中呈现相反方向的差别 配对比较例子一种二级管的失效率不能被接收配对比较的结果如下 1 氧化缺陷出现四次重复 可能是红色

12、族 2 碎裂的芯片出现两次重复 可能是粉红色族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变量搜寻目的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 增大不重要变量的允许偏差限度范围 适应范围 当研究超过四个变量时 方法 测量当一个变量在两个等级中变化的作用 变量搜寻的过程1 以重要性以次下降为序列 列出较重要的变量 最少四个 2 给每个变量规定两个等级 最好 B 最坏的 W 3 转换影响因子的所属等级直到产出呈现 部分 变向或转变 4 通过因子分析来定性确定主要的合互动的影响 变量搜寻的过程1 对重要的输入变量列表 2 对每个变量选择两个等级 3 做

13、相应的试验得出所有在最高等级上的影响因子 得出所有在最低等级上的影响因子 4 应用D d 1 25判断法则 5 如果D d 1 25而却没有重复部分接第六步 如果D d 1 25常试采用第次交换所有的高低等级的影响因子来增加次比例 如果D d 1 25依然不变那么这只能表明在以上步骤1中有个重要的影响因子被忽略 6 做三个 高与低 的实验以确定95 的概率区间 7 交换第一个参数的等级 8 如果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在他们自己的范围内 就表明这个影响因子不重要 如果两个实验的结果完全改变而且落在别的范围内 这句表明这是个唯一重要的影响因子 如果两个试验中的一个的结果出了他自己的范围 这就表明这是个重

14、要的但非唯一的影响因子 9 对其他的变量重复以上步骤7和8 10 找出重要的变量 11 通过一次验证操作来确证这些重要的变量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所有因子化法 全因子化法 方法采用一个试验计划来确定最重要的变量 2 4 的主要影响和相互之间的作用 过程 确定最重要的参数 改每一个参数规定两个等级 高和低 测出对应与所有可能组合的结果 得出参数的意义和相互间的作用和影响 多元变量图 拆开 单元搜寻 配对比较 是 否 超过四个变量 变量搜寻 所有因子化 是 否 B与C 更好的 B 和当前的 C 目的使得最好的结果体现出一定的改进 方法对目前的和经改进的工艺之间作一比较 过程选择一个可靠程度好的范围 确定当前的和改进的的抽样范围的大小 随机测出结果并按序列出结果 决定如何改进 定量化确定如何改进 练习 技检科 使操作流程程序化 用防差错设计纠正 去除事件的因果关系 使加工动作标准化 不断培训和监督检查 改善和巩固成果的方法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