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8508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东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 50 小题,其中 1-30 题每题 1 分,31-50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 1.地球本身具备“金锁链条件”的原因是 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稳定的太阳 A. B C D 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下列现象:引起潮汐现象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 诱发降水量变化,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影响的是 A. B. C. D. 中国天眼“FAST”项目由我国天文学家于 1994 年提出构想,于 2016 年 9 月 25 日

2、落成,项目位于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群中,理论上可接收到 137 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完成 4-5 题。 4.对“FAST”电磁信号理论接收能力描述正确的是 A.在地月系范围内 B.在太阳系范围内 C.在银河系范围内 D.达已知宇宙的边缘 5.形成“FAST”项目附近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溶蚀 C.冰川搬运 D.海浪侵蚀 6.行星冲日指的是地外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状态。下列天体中能发生行星冲日的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7.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直射作用 D.吸收作

3、用 8.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 9.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重力 D.摩擦力 1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地转偏向力 C.气压差异 D.近地面冷热不均 11下列地貌类型中,出现在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的是 A.海沟 B.海岭 C.岛弧 D.海岸山脉 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 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 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覆盖防寒(寒 潮来前,用遮阳网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回答 12-

4、13 题。 12. 方法 1 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 A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C. 使臭氧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D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13. 方法 2 中的遮阳网能够 A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B防病虫害 C防积雪覆盖 D防太阳暴晒 积雨云也叫雷暴云,是由于空气以对流运动形式造成绝热冷却,使水汽饱和凝结而成。 完成 14-15 题。 14.积雨云所在大气层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5.下列气候区中,最易形成积雨云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

5、温带海洋性气候 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 甲层大气 A. 赤道地区厚度最大 B. 臭氧密度较大 C.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17. 乙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有 天气复杂多样 人类天然屏障 适合飞机飞行 影响无线电波 A. B. C. D. 18北大西洋暖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下列哪个风带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回答 19-20 题:19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锋面的是 A甲、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 20图中高压中心名称为 A亚洲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 D极地高气压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

6、自 2018 年 5 月 3 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 量火山灰。完成 21-22 题。 21. 基拉韦厄火山所喷发出来的大量的岩浆主要来自于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岩石圈 22. 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绝大部分飘向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右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略图。完成 23-24 题。 23.图示风带的名称与风向为 A.东南信风带 东南风 B.东北信风带 东北风 C.盛行西风带 西南风 D.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 24.图示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我国 4

7、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 25-26 题。 25. 温室内、外的气温 A. 阴天时完全相同 B. 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C. 晴天时相差不大 D. 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26. 温室内气温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 晴天 B. 多云 C. 阴天 D. 无法确定 27.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C. 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状况不同 28.读右面的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 3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N 附近 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 右图中甲

8、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 29-30 题。 29. 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 B C D 3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 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 地吹偏南风,地吹偏北风 D. 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室间之间的热力作 用,回答 31-33 题。 31.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B. C. D. 32. 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 B. C. D.

9、 33. 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A. B. C. D. 读图,完成 3435 题。 34.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台风过境 B. 反气旋过境 C. 冷锋过境 D. 暖锋过境 35.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7 日比 8 日降水量更大 B. 7、8 日大气保温作用最强 C.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D.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36-37 题。 36.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丁乙丙甲 B. 乙丙甲丁 C. 丙乙甲丁 D. 乙丙丁甲 37.

10、M 处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安山岩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 1.5 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圈。完成 38-39 题。 38.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39.时段内,a 处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右“大洋环流模式图”,完成 40-42 题。 40若该环流模式出现在北印度洋上,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浙江油菜花开 B北京香山叶红 C浙江梅雨天气 D东北白雪

11、皑皑 41若该环流模式出现在北太平洋上,则洋流对沿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降温增湿 42若该模式位于北半球,则世界大型渔场最可能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该项目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 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 实现空中调水,此项目引起广泛争议。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43-45 题。 43. 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地球的重力能 C. 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 太阳辐射能 44. 目前人类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的环节是 A.

12、 B. C. D. 45. “天河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A. B. C. D.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的气压和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46 题。 4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此时吹山风 此时吹谷风 A B C D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 47-48 题。 47.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48.形成图中干仞峭壁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下图中 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PN,且 PMPN。完成 49-50 题。 4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 0 点稳定风向为 A. B. C. D. 50.

1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 0 稳定点风向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 30 分) 51. 图 1 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简图,图 2 为图 1 中乙岛的放大图,图 3 为图 1 中丙半岛放大 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2018 年 9 月 28 日,图 1 甲处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该地属于_板块,位于_ 边界附近(填生长或消亡)。(2 分) (2)乙岛(被誉为冰火岛)北邻极圈,坐落在_(填海沟或海岭)之上,故_资 源丰富;其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_(填洋流名称)的影响有关。(3 分) (3)当冰岛低压强盛时,东阳盛行季风

14、的性质是_,其成因是_。 (4)据图 3,说出 1 月和 7 月保克海峡洋流的流向,并分析原因。(3 分)52.读中国局部区域图及相关材料。完成问题。(10 分) (1)A 省多发的寒潮与 B 地夏季的暴雨多与_ 天气系统有关。 (2)材料中水电站的运行利用的是水循环中的_ 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不合理利 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如 B 处附近的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后,在 C 段河流形成举世闻名 的_ ,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塑造 D、E 处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分别是_ 、_ 。 (4)当台风中心抵达 F 位置时,宁波的风向为_ ,该系统在北半球呈_ 时针辐合。 (5)E 所在省级行政区的某校中学生和四川某校中学生开展如下实验合作:双方各准备一相同规格 带密封盖子的玻璃箱(如右图),两箱内放入性质相似、数量相同的沙土,在晴日中午同时把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并盖上盖子,3 小时后,同时测量甲、乙玻璃箱内的气温。多次 实验之后,测量结果应是 E 所在省中学生测得的箱内气温更 (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