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8480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乐山 复性书院入学仪式马一浮斋庄盛服,立乌尤寺旷怡亭的讲舍前正中,讲友、都讲及诸执事分立左右。学生在后依序而立。由引赞王静伯唱先行谒圣礼,师生向先师位北面三礼,梵香读祝复三礼,谒圣礼毕。次行相见礼。礼毕,主讲马一浮开示。复性书院设在四川省乐山县乌尤山的乌尤寺,风景绝佳。复性即复明仁义道德的善的本性。复性书院以讲明经术,注重义理,欲使学者知类通达,深造自得,养成刚大贞固之才为主旨。1939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受聘为复性书院主讲,总持讲学事宜。书院是社会性学术团体,筹委会、董事会、基金保管委员会均由赞成书院宗旨的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组成,如陈布雷、屈映光、梁漱溟、谢无量、赵熙、熊十力、寿毅成、

2、沈尹默、贺昌群、梅迪生、沈敬仲等。马一浮认为,书院宗旨在学道,而非为了谋食,如果预设出路以为号召,则来学者已“志趣卑陋”“西洋之有学位,亦同于中国旧时之举贡,何足为贵。昔之翰林,今之博士,车载斗量,何益于人?”古典式书院,需要山明水秀之地。1939年6月,马一浮由重庆前往乐山考察选址,一眼就相中了乌尤寺。乌尤山古称青衣山,位于川西南的岷江、大渡河(古称沫水)、青衣江(古称若水)三江汇合处,与古城乐山隔江相望。据史记汉书记载,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秦蜀郡太守李冰治理沫水,开凿江道,使凌云山与乌尤山分开,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为唐代高僧惠净法师所建。当日,马一浮

3、与叶圣陶、贺昌群等人同游乌尤寺。山水明丽,斯文在兹,正契合马一浮心愿。他喜不能禁,在尔雅台旁的旷怡亭赋诗一首: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复性书院随即租下乌尤寺,借僧寮20余间作师生住房,以寺内旷怡亭为讲习之所。书院“监院”负责具体事务。内部设办事、讲习、编纂三处。书院设主讲、讲友、都讲。被聘为讲座的有赵熙、谢无量、叶左文、梁漱溟、张真如、黄离明等,住院讲座有熊十力,讲友有贺昌群、沈敬仲,通信讲友有龙松生,都讲有乌以风、张立民、刘公纯、王星贤等。书院课程分为通治、别治二门。前者共同修习,以孝经论语为一类,诸子附之。后者相当于选

4、修,以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为一类,名法墨三家附之。易春秋又一类,道家附之。书院确立了“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四条学规,还规定来学者须遵守三戒。即:不求仕宦;不营货利;不起斗诤。学生分肄业生和参学人:肄业生需先送文字请求甄别,文字合格方准入院。书院津贴膏火,每年课试两次;参学人只要赞同书院宗旨、有志于学、经主讲许可就行,书院不津贴膏火,课试听其自便。学生人数本欲尽量多取,简章发出后,慕名求学者有数百人。马一浮按寄来文章逐一甄别,最后只录取了近30人,加上参学人亦不足40人。这大大低于马一浮最初的估计。书院从1939年9月开始讲学,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仪式。马一浮的开讲词为开讲日示诸生。他就抗

5、战时期设立书院讲学之旨趣,阐明时势常变因应之理。他讲到,外敌侵扰、社会动荡、人心堕落与春秋时代的孔子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一样,要挽救儒家道德和人心,挽救国家,只有通过研究儒术,讲述和弘扬儒术才能达到目的。此后,主讲每次开讲前,都要先写好讲稿。然后嘱人将尔雅台前的旷怡亭扫除清洁,将鲜花一束置瓶内虔诚放置讲桌上。待学人齐集,由都讲捧讲稿随待在后,俟主讲升座定位,再将讲稿双手捧持顶礼以献,后成通例。执教书院的先后有讲唯识论的熊十力、讲德国哲学的张真如、讲儒道名墨杂家诸子的黄离明,及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的钱穆。书院教学以自由讲习与悉心体究为主,授课仅每周讲习一个上午,另外四个半天安排学生向主讲自

6、由请益,请益者预告典学,由典学具体安排进谒请益时间,一般每半天安排3人。请益时由学生自由提问,主讲作引导式的回答。其余时间各人自习,写读书札记。札记每半月呈阅一次,由主讲阅批。每半年举行一次课试。当局资助办书院决不是让马一浮自由讲学,远离政治。而是冀望“天下英雄竟入吾彀中”。政府为把书院置于“官办”地位,从多方面加以干预控制。规定基金保管委员要由教育部委派,董事长由行政院长委派;还提出开讲式要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光临;后来甚至要马一浮为孔祥熙、何应钦等写寿辞这无异于给马一浮套上鞍辔成为“御用文人”。对讲学内容的掌控则更加严厉,蒋介石侍从室和蓝衣社直接派人以院外参学人名义到书院听讲。 身陷窘境,马

7、一浮萌生罢讲之念。对办书院他们各存其志。熊十力勉强前来,但对接待安排及住宿环境颇有微词。一次,日寇掌握错误情报,认为蒋介石当时在乐山,于是对乐山狂轰滥炸。战火之中,死生只在一瞬。熊十力住所着火,左脚受伤,更增加了焦虑不祥之感,遂对风水之说更深信不疑,决定立即离开书院。这对马一浮好比釜底抽薪。当时日寇欲亡中国,乐山惨遭空袭,全国一致抗日。而书院却要求成天“主敬”“复性”,与全民族的救亡气氛格格不入。再说,读圣贤之书也尚存成家立业之虞。生性高傲的马一浮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及至1941年夏天,书院编尔雅台答问时,矛盾发展到极致。马一浮于当年暑期起开始罢讲。他在给张立民、王星贤的信中说:“及二十九年教

8、部欲审核教材,仆始有去志。三十年学生反对刻答问,此为罢讲求去之主因。”书院从1939年9月15日开始讲学,到1941年5月25日停止讲学,前后共一年零八个月。马一浮先后讲了群经大义,包括论语大义孝经大义诗教绪论礼教绪论观象卮言洪范约义等六部分。办学之初,马一浮就提出书院“刻书与讲学并重”的办法。书院共刻有四书纂疏系辞精义春秋胡氏传毛诗经筵讲义延年答问上蔡语录太极图说先圣大训朱子读书法等26种38册;刻有马一浮著作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避寇集蠲戏斋诗编年集尔雅台答问檬上杂著等19册。罢讲后,马一浮仍允许好学之生继续留院,自由请益,马一浮亦时加指点。直至1946年春,马一浮才与弟子袁心粲等将书院

9、迁往杭州西湖葛荫山庄,专以刻印经书为事,再未公开招生。战时中国办复性书院更是一个奇迹。复性书院是马一浮为世俗社会修建的通天之塔巴别塔,然而这座不合时宜的塔仅仅维持了几年便坍塌了。早在书院创办之初,人们就料到了它的结局。人们佩服马一浮的人格与精神,却对他的主张抱有怀疑。当年,复性书院录取学生30余人,现知下落的仅金景芳、张国铨、邓懋修、王紫金、刘天倪、杨焕升、樊镇、陈刚、陶瓠、杜道生、王凌云、徐赓陶、王景逊、张知白、王景逊、李奋、张德钧、王准等十几人。马门弟子中,金景芳(吉林大学教授)、吴林伯(武汉大学教授)等成了全国知名的学者,仍绵延着先师的流芳遗韵。 乌尤寺前的岷江水,不舍昼夜,已流过了六十多年的光阴。乌尤寺方丈室的门柱上,至今尚存马一浮用小篆字体题书的楹联:要使鱼龙知性命;不妨平地起波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