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6964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 学法指导 不分本.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古代科技史江苏傅兰芳 学习古代科技史,应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历史史实和现象,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即结合当时的现代背景去分析,从而加深对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理解,下面我们以例题的形式加以分析讲解。 例1: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明清以后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 这道题尽管时间跨度大,但每一个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大致相似,每一个阶段科技发展都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只要将某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放大,就能准确找到答案。比如我们从隋唐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就可能找到答题的思路。隋唐时期,政治方面:稳定的政治

2、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经济方面:社会生产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对外关系方面: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此,将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原因放大、扩展延伸,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出现了总结性巨著,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等,但近代科技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要了解这一原因,自然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因素,也就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方面: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虽已产生,但

3、一直发展缓慢,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和推广。思想方面: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外政策方面:明清封建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夫星之队(同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大天而思之,敦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问 (1)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知识来证实当时人们能“制天命而用

4、之。”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荀子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 此题第一问考查的是科技知识,要求学生对相关科技的具体事实准确记忆。在熟记的基础上,回归教材,联系相关的知识,答题就成竹在胸了:通过长期观测,人们对天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认识到星坠木鸣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如墨经中叙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这是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的表现。虽然天降灾害,但人们能利用工具战胜自然灾害。扁鹊用四诊法询问病情,从脉象中诊出病情。虽然“天”降疾病,但人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疾病。战国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磁石的指南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制成“司南”,来指示方向。虽然天降弥雾,但人

5、们能辨明方向。这些科技的进步反映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制天命而用之。” 第二问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去进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表明生产力取得显著进步,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空前提高,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地主经济,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纷纷进行社会改革。新兴地主阶级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最终确定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新的封建制度终于确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方面:天文历法、医学知识的进步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开始破除迷信,相信人的力量。思想方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人定胜天思想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