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6772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3.1120世纪的国际冲突教案 华东师大第五分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初的世界局势;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知道20世纪初的地区冲突的基本情况及其结果。2、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史料分析,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对战争的分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重点与难点重点:一战前的国际局势总体特征。 难点:如何理解欧美列强支配下的国际格局不是一个稳定的世界体系;说明:1.一战前的国际局势总体特征是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但欧美列强的发展并不平衡,从而导

2、致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做好了准备,故为本课的重点问题。2.欧美列强支配下的国际格局不是一个稳定的世界体系,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包括原因(欧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过程(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两个方面,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又包括了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故为本课的难点问题。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2008年的奥运会刚刚过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深入人心。忆往昔,人类历史却饱尝了剑与火,血与泪的冲击。战争的阴霾笼罩人心,和平与发展的浪潮将涌向何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迈入风雨飘摇中的20世纪初,去体味国际冲突所赋予我们的那份惊心与动魄。2.列强支配下的世界(一)

3、国际经济发展情况:1、通过表格和课本小字部分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描述,由学生得出结论:在经济上,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工初步显现,出现了欧美工业国和亚非拉农业国的分工。材料一:材料二:“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20世纪初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描述2、总结与过渡: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样的国际分工体系显得那样的不和谐,缺乏一定的合理度。在如此不合理的

4、国际分工体系之下,世界的版图又将如何演绎呢?请参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进行归纳。(二)国际政治发展状况:在政治上,19世纪末刮起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狂潮让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国际政治漩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已无世外桃源,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殖民地是有限的,列强之间的争夺则似乎是无限的。列强之间围绕殖民地的争夺为后来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英法美等欧美强国充当了这一轮瓜分的主角。由此可见,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其特征在于欧美列强主导下的世界体系。思考 欧美国家为什么能够操控世界呢?引导学生归纳 有赖于两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科学技术的突破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国家的

5、长足进步。思考 这样的世界体系能否一如既往地固若金汤呢?引导学生归纳 虽然当时的欧洲仍然保持着自身优势地位,但欧洲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又出现了垄断组织,加速了欧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正是在这种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这个体系内部必将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思考按照相关史料,归纳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材料一:1870年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材料二:1913年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三)欧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性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欧美世界体系内部,欧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体系的不稳定。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但受到美、日两个

6、非欧洲国家的挑战。更确切的说,英法两国传统强国的地位收到新崛起的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挑战。1898年美西战争和1904年日俄战争,标志着美日两个非欧国家的异军突起。教师过渡欧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性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我们根据相关史料进行归纳。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材料二: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

7、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 他们在全球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个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他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引自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材料三: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

8、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地中海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材料四: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从1870年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9、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逐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引导学生归纳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性加剧了,它改变了列强力量的对比,造成了后起的强国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倒挂)的状况,因而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激烈斗争。欧美列强支配下的国际格局不是一个稳定的世界体系。看图思考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材料引导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

10、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引导归纳至1907年,欧洲围绕着错综复杂的民族、领土矛盾,形成了以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的对立。思考根据课本文献选读部分德奥同盟条约、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和法俄军事协定的相关条款,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给世界局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一: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双方疯狂地扩军备战。到一九一三年,即大战爆发的前一年,德国已拥有配备新式武器的现役兵员七十六万。英、法也实行增兵,至同年年底,法国常备军兵力已达八十万人;英国则达四十一万人。沙皇俄国更是野心勃勃,它想把一九一三年已

11、拥有的现役军一百三十万扩充到二百三十万人,并增加炮位,修建战略铁路。与此同时,各国竞相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和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库第一次世界大战)(1976年8月29日)材料二:作为海上霸王,英国奉行“海军双强标准”(即超过第二、第三海军强国吨位的总和),推行炮舰政策。1870年,英国军舰总吨位为63.3万吨,而德国仅4.2万吨。德国深知只有遏制英国的海军优势,才能争得争霸的主动。从19世纪末开始,德国的海军目标是赶超英国。它先后通过两个扩充海军计划,宣称:“德国必须保持这样的海军力量,当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1914年,德国军舰总吨位已达到

12、130.5万吨。德国还修通了连贯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以便调度海军。英国则针锋相对地表示:“德国的海上霸权是不能与不列颠相提并论的。”并从1905年开始建造新一代的巨型战列舰“无畏号”,力图保持海军优势。1914年,英国海军总吨位为271.4万吨。上海教育出版社历史拓展型课题教材(实验本)材料三:引导学生归纳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以致不稳定的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与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其中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尤其是巴尔干地区危机重重,被当时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教师提问: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巴尔干地区会成为欧洲“火药桶”?材料:巴

13、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这里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不久,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当地人民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俄国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插手巴尔干事务,使那里的矛盾更加激化。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学生归纳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柔软的下腹部,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因此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国竞相插手,使得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从而让该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教师提问 结合材料思考,

14、局部冲突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材料: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较大变化、世界格局面临转换之机,局部战争容易引发世界大战。20世纪初期的这些局部战争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加剧了帝国主义集团的分化,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强化了战争气氛和战争情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学生归纳在一系列局部冲突中,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不断增强,各国内部的战争气氛和战争情绪不断被激化,国际局势持续动荡,最后演变成世界性的战争。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的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特征是: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但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世界体系。新兴国家为了重新划分殖民地,努力参与世界事务,挑战传统强国。传统强国则针对新兴国家的挑衅行动做出反击。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双方疯狂地扩军备战,致使世界形势更加恶化。更加恶化的世界局势先通过地区冲突表现出来,继而演化成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战争。- 7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