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5176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大余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大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考古发现了商代遗址内大都有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规模较大,所出产品多为礼器、装饰品和生活工具,而这些遗址多是当时商王国和诸侯国的城邑。这一现象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体现了贵族统治的特权C.满足了礼仪制度的需要 D.促进了官府手工业发展2.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A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

2、地位 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3.两汉孝廉约有7万4千余人,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目。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人,情况如下:表1 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家世情况官贵富豪平民贫民人数128112916百分比69.6%6%15.7%8.7%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孝廉科目A.阻碍政府选拔人才 B.遗留世袭选官特征C.重视儒家道德规范 D.扩大民众参政途径4.“引经决狱” 是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一种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法律条文中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然有规定却和儒家经义相违背的案例时,司法官就得引援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

3、作为裁判案件的主要依据。这反映出“引经决狱”( )A.保证了审判的公正性 B.审判完全依据于儒家经典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是儒学官方化的重要体现5.宋仁宗时期士气为之大变,柳永因延续晚唐浮艳虚薄文风而落榜,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自秀才至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这一现象说明A.士大夫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B.唐代士人国家认同感的缺乏C.科举制度促进了人才的涌现D.社会变迁推动了理学的产生6.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A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B拜金逐利之风盛行

4、C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D史学思想发生变化7.随着大量汉民流入蒙古地区,漠南地区逐渐形成半农半牧或农业区。对此,康熙帝在张家口等地设置专管汉民的县丞,嘉庆帝在吉林、盛京、直隶等口外毗连地区设置府、州、县、厅。这些设置A.普及了内地管理制度 B.巩固了清朝国家统一C.促进了蒙古农业发展 D.动摇了封建领主经济8.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图状元及第包公打龙袍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程朱理学的传播 B地域性商帮的形成C市民阶层的兴起 D活字印刷术的发展9.洋务期间,民间资金纷纷入股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官督商办企业。至甲午战争前夕,这类企业吸收了资本约1900万元,后因

5、经营不善多被吞并、破产。这类企业A.难以有效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B.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C.一定程度阻滞民资经济发展 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产生10.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但是甲午战争以后,绅士们相率“弃士经商”,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救亡图存思潮的感召 D.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11.甲午战后,康有为冲破清代结社禁律的传统组建了强学会、保国会,但相继被查封。庚子之役后,清廷相继颁布商会、农会和工会的简明章程。这表明学会社团A.实现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B.

6、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出现C.促进了社团法制的进步 D.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12.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以民歌的形式发布布告指出:“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粮田,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由此可见,当时苏维埃政权( )A. 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 B. 明确了土地革命纲领C. 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 D. 坚持了民主革命原则13据学者研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外国外交使团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表2 驻渝外国外交使团一览表1940年初1943年初1946年初大使馆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比利

7、时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比利时、波兰、荷兰、挪威、墨西哥、土耳其、加拿大、捷克、秘鲁、伊朗、阿根廷、意大利、智利、巴西公使馆荷兰、土耳其、墨西哥荷兰、土耳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葡萄牙、澳大利亚、瑞典专员公署印度印度统计101322A.抗日战争影响中国外交变化 B.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国民政府C.中国实现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彻底废除14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苏关系恶化 B苏联无条件帮助中国C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争夺资源 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151981年,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到:“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

8、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计划经济内的市场”这一观点A.总结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B.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C.继承发展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借鉴了对西方国家干预经济做法16由下表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下列两个时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年份建交数量196944197288 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

9、制度 B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C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18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B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C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D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19英国中世纪以来有一条“国王不能犯错”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后,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这表明英国A.确立了虚君统治的责任内阁 B.枢密院大臣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C.形成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D.国王的专断独行一定程度受到限

10、制20.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 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D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1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阿波罗计划,联邦政府用于宇航事业的经费达400亿美元,先后有上万家企业、120多所高等院校、42万多人参与计划。1964年,全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一计划A.保证了美苏争霸中美国的优势 B.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开启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D.实现了美国率先完成月球的登陆22“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言论和表达自由”;“在世界上

11、的任何地方都有宗教信仰自由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三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第三句话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A. 通过立法建立社保体系 B.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C.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3二战后,作为美国的“特殊盟友”英国长期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在2014年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后,2015年3月,英国却在没有向美国打招呼的情况下就申请加入。由此可知( )A英国放弃与华意识形态的对抗 B.发展中

12、国家的金融话语权提升C英美的盟友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D.英国极力建构新型的金融秩序24.表3反映了19952002年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情况,据此这一时期表3 世界最大五百家公司的国家分布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其他地区199515114929444483199918410038424096200219788333537110A.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B.第三世界正在崛起C.西方强势地位明显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监察制度是国

13、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稳定、社会清明。材料一 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有了重大发展: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摘编自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规定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度差异性的原因。(10分)(3)比较材料三和前两则材料,说明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