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4913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天水五中高二历史第二阶段测试.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A. 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统治B. 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C. 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 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可知,统治阶级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故选A。题干没有涉及“民间”的相关知识,排除B。依据

2、材料“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等可知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不相同,故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分封制的相关知识,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2.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A. 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B.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C. 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D. 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逐步改变血缘世袭特权,说明

3、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故B正确。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的思想得到传播,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排除D。3.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A. 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 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C. 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D. 国家专营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掌天下之图”“掌九州之图”“掌道(解释)地

4、图”“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表明,西周专职官员各有专用的地图,说明地图的绘制已有相当水平。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开始萌芽,A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各种专职官员有专用的“地图”,并没有涉及他们之间是制约关系,B错误。国家专营局面形成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4.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通常以纹、谐音以及文字来表示。如图,利用“猴”同“侯”同音,“枫”同“封”同音,以示寓意。“封侯挂印”反映了A. 中国古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B.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景象C. 中国人表达情意委婉含蓄的特点D. 追求身居髙位,廉洁奉公的价值取向【

5、答案】D【解析】【详解】图示中的封侯挂印,意即古时帝王赐爵授印给臣下,隐喻高升之意;枫叶寓意为“高洁”,以象征身居高位,廉洁奉公。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西周分封诸侯主要依据血缘,而封侯挂印寄托着普通人的愿望,因此这一吉祥画不是反映西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景象,排除B项。C项不是“封侯挂印”的寓意,排除。5.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C

6、.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故A项排除;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项排除;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故D项排除。6.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A. 周代天命观念逐

7、渐消亡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D.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可以看出秦朝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皇权,不是强调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和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分析理解。7.汉书外戚传:“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

8、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对此材料合理的解释是汉代A. 最高统治者大多昏庸无能B. 宰相权力受到明显压制C. 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D.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态【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看到,君主身边的外戚权力增加,地位显赫这是君主专制时形成发展的表现,因此D项正确。最高统治者大多昏庸无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不符合史实,A错误。宰相权力受到明显压制无法解释材料,因为有的外戚本身就担任宰相职位,B错误。C说法既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点睛】本题以汉书外戚传中记载外戚得宠内容切入,考查了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态。8.“秦兼天下,建皇

9、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才有,故排除D。9.宋初,“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

10、国效命”,“其从政的主体精神是进也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风有异于前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 科举制的不断完善B. 宋代中央集权政治进一步强化C. 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D. 理学被统治者推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命”体现了北宋选拔了大批文官,“出将入相”体现了对文官的重视,故C正确。材料没体现科举制不断完善的措施,排除A。材料没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排除B。宋初,统治者还没有推崇儒学,程朱理学提出后,儒学才受统治者推崇,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把握,抓住关键

11、词“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命”。“出将入相”就是重视文官的作用。10.基本意义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唐玄宗时起,差遣之制流行,往往临时差遣某官负责本职之外的某项工作,久之差遣成为其真正职掌,例如盐铁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这一制度的变化A. 造成三省六部制的迅速崩溃。B. 使当时的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加强C. 便于重用科举制涌现的大量人才D. 体现出皇帝自由处置权大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玄宗时起,差遣之制流行,往往临时差遣某官负责本职之外的某项工作,久之差遣成为其真正职掌”可知,皇帝的权力在

12、增强,丞相的权力在弱化,故D项正确。这一变化并没有直接导致三省六部制的崩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开盾,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科举人才的重视,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的相关知识点,注意抓住材料的“差遣之制流行”的制度的措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11.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东汉自和帝利用宦者诛除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者决定政局。这表明A. 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B. 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C. 宦官干预朝政的制度化、合法化D. 皇

13、帝惟有借助宦官势力才能把控政局【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自和帝利用宦者诛除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皇帝利用宦官铲除外戚,加强君主专制,说明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故B正确。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宦官干预朝政的做法并没有制度化和合法化,故C错误。皇帝惟有借助宦官势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12.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A. 精英教育不断强化B. 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C. 考

14、试人数逐年下降D. 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州试录取率不断下降,说明选拔人才更加严格,绝大多数人不能被录取,体现精英教育的特征,故A正确。录取率低不能说明录取的总人数在减少,不能体现入仕为官的人数降低,即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故B排除。录取率等于被录取人数除以考试总人数,可见录取率下降并不意味着科举考试的人数的下降,C排除。“社会必将日趋尖锐”过于绝对化,而且科举制有利于庶族阶层进入统治阶层,缓和社会矛盾,故排除D。13.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一个集监察制度之大成的朝代:路(类似今天的省)不设最高行政长官,实行诸司并立,其中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司

15、均有监察职能,因此合称为“监司”。同时,为防止监司长期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关系网,另外又设置了廉访司、察访司等派出机构,形成了监司互察制度。这表明宋代A. 有效地把权力关进了笼子从而防止了官员的腐败B. 制约皇权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强化C. 监察机构叠床架屋却无法防范官员贪污腐化D. 吸取了历代监察智慧从而建立了严密的惩防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宋代是一个集监察制度之大成的朝代”等信息来看,说明宋代吸取了历代监察制度的有益经验,从而建立了严密的惩防体系,故答案为D。A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对加强皇权的影响,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宋朝监察制度的效果如何,排除C项。14.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A. 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B. 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C. 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 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