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4909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手术体会【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手术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将近几年的子宫肌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改良术式和常规手术行子宫肌瘤剜除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临床体会。结果: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距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妇科临床推广和采用。 【关键词】改良术式;腹部小横切口;子宫肌瘤剜除术;

2、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大多无临床症状,一般因月经紊乱、下腹部包块和压迫症状而就诊,少数可以引起不孕和流产【1】。较多年轻患者仍然有生育的需要,故常行肌瘤剜除术。常规的开腹手术切口较长、创伤较大,在腹部留有明显的疤痕,恢复较慢;基层医院因为技术和硬件条件不足,难以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近年来,我们对开腹手术进行改良,采用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经妇科和超

3、声检查确诊,肌瘤直径?Q6cm,盆腔无手术史;排除标准为粘膜下肌瘤、生殖道恶性肿瘤和急性炎症,BMI28.0kg/m2等。按入院日期的单双数,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两组的分娩结局的比较组 别 n 年龄(岁) BMI(kg/m2) 病程(年) 肌瘤直径(cm) 肌瘤数目(个)观察组 35 35.74.6 23.31.4 2.70.8 4.61.2 2.30.5对照组 35 36.14.4 23.31.3 2.60.7 4.51.1 2.20.51.2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准备,选择在月经干净37d内

4、手术,一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耻骨联合上2cm即阴毛上缘处,沿皮纹作横弧形切口长约46cm,切开腹壁各层进腹。先探查盆腔内子宫和附件情况,掌握肌瘤的部位、数目、直径、性质及其周边情况,确定手术方案;较小的肌瘤直接切开浆肌层予以剥除,可吸收线缝闭残腔。直径较大的肌瘤先在周围局部浆肌层注射缩宫素24U,再用巾钳夹持瘤体,在肌瘤最突起的表面沿其纵轴切开浆膜和肌层,用血管钳在其周围钝性+锐性分离,直至剥离出整个瘤体;残腔严密电凝或者缝合止血后,可吸收线8字型缝合关闭,残留浆肌层适当修剪后,用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取下腹部横行切口长约810cm,常规行肌瘤剜除术。1.3

5、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观察肌瘤复发情况。1.4 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 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2进行比较,代入SPSS19.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在并发症和一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差距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和表3。表2:两组的手术和恢复情况比较组 别 n 切口长度(cm)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镇痛率 肠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 5.51.3 29.56.4 46.41

6、8.5 6(17.1%) 13.64.7 5.31.2对照组 35 8.71.7 37.38.5 60.722.3 13(37.1%) 21.56.9 7.11.4表3:两组的恢复和随访情况比较组 别 n 切口脂肪液化 肠粘连 1年复发率观察组 35 2(5.71%) 4(11.4%) 1(2.86%)对照组 35 3(8.57%) 5(14.3%) 2(5.71%)3 讨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医疗检查仪器的更新和妇科普查体检率提高,子宫肌瘤的发

7、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在逐渐呈年轻化发展。据相关统计,我国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子宫肌瘤,较多患者没有或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其真实发病率远高于报道发病率。许多年轻患者提出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以及微创美观的要求,不愿接受子宫切除术,因此子宫肌瘤剜除术成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疾病的同时保留了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和自身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以往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大多基层医院因硬件条件和技术力量不足,目前尚未能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因此探索近似微创的术式成为基层妇产科医师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开腹手术采用的是下腹部横行切口,优点是术中手术野很宽阔、暴露清楚,术者能将手伸入腹中进

8、行操作,绝大多数操作都是在直视下进行。但主要缺点是切口较长,对患者的创伤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切口和缝合,增加了手术时间;对腹内干扰多,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3】;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镇痛剂,且易造成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患者下床活动和进食较晚,不能有效咳嗽和排痰,肠功能恢复较慢,易致肺部和尿路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不高。我们将下腹部横切口的术式进行改良,采用耻骨上小横弧形切口,长约46cm,创伤较轻,处于传统切口和LC之间,近似于无创。切口张力小,痛苦较轻,减少了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的发生几率;愈合后几乎不留

9、疤痕,且被阴毛遮掩,是一种近似微创的术式【4】。术中用消毒止血带围绕子宫峡部,收紧后暂时阻断子宫供血;在肌瘤周围局部注射缩宫素,减少肌瘤及其周围的血供,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痛不显著,一般不需使用镇痛剂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和进食,能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减少了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压疮的发生,促进了疾病恢复;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补液量和抗生素使用量相对减少,降低了住院总费用。在本研究中,采用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观察组,与采用下腹部横切口的对照组相比较,虽然在并发症和一年复发率相差无几,但在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

10、较少,术后使用镇痛剂率较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采用改良腹部小横切口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妇科临床推广和采用。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9-272.2陈玉玲.下腹部横行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39.3蒋丽,白华,韦妙成,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微创医学,2011,6(3):218-220.4陶桂娥,杨宏伟.腹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17-1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