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4557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文科班)试题卷 2018.5本试卷共1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2、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2. 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盟D清军入关3. 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

3、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4. 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 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 B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C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5.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 生丝和茶叶出口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得到改进一些有识之士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富

4、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A B C D7.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 A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C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8. 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

5、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A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B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C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D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9康有为公车上书中的下列观点能够体现戊戌变法主要特征的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 D“设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之议郎”10.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革措

6、施脱离了中国国情11. 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12. 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大主教会拥有庞大的教阶机构和巨额的地产,他们任意扩大

7、什一税的征收范围,出卖教职,无所不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搜刮日益加剧。16世纪初,德意志是教廷搜刮的主要对象。罗马教廷视德意志为挤不尽的“奶牛”,横征暴敛。马丁路德提出“(教会的管辖权)不是神授的权力,而是人的任命或帝王的任命造成的”,后来又号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材料二 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吴于廑一份是非杂糅的遗产-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序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

8、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今之聚书,务使海内学者知中国自古有穷理之学,而讲求实用之意,亦未遽逊,正不必惊望而无极,更不宜画界以自封。”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会通中西的贡献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做完整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据材料一、二指出马丁路德号召人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的主要原因。(6分)为达到这一目的,马丁路德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反映了哪一阶

9、级的要求?(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4分)(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6分)14. (26分)日本人说:明治维新“为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富强,当平民百姓尚未脱离无识贫弱境地时,王政维新的美名终究也是徒有其名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必然难以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步振兴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 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 材料二

10、明治政府教育纪事(节选)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新学制,迅速普及教育。 1881年制定中学教学大纲。 1894年,五所高等中学改称“高等学校”,设法、医、工、文、理、农、商等专业学科。 1871年,在工部省设立“工学案”,专门负责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 1896年3月,国会通过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 材料三 教育令经1880年修改后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1882年文部省颁布了关于小学修身书编纂方针之训令,提出:虽然儒学是来自于中国,但它与日本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着,如果日本采用儒学教法,必须先学习尊崇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天皇

11、。 肖兴安 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木户孝允认为“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的理由。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11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9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6分)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实验班)试题答案 2018. 5一.选择(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3456789101112BDADCDBDAA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6分)答案:(1) 成就: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12、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1点3分共6分,任答两点即可)因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的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点2分共8分)(2)观点:认识到兴建铁路的益处,但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2分)理由:兴建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计;毁人田庐;毁人祖坟,破坏风水;影响社会治安,危害统治(1点2分共4分)(3)起步晚;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受外国资本的控制;发展不平衡;体现半殖民色彩;铁路的修建与救亡图存相结合。(1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14. (26分)答案: (1) 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1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可)(2)作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1点4分,共8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1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4)认为: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改革;福利政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众既要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