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2874474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6讲 种群优质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种群 突破1种群的特征 突破2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应用 总纲目录 突破3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 种群的特征1 数量特征 1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 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迁入率和迁出率及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各年龄组成的类型a 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甲 增长型 乙 稳定型 丙 衰退型 b 根据上图分析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以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 2 空间特征 1 含义 种群中的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 类型 a 均匀分布 b 随机分布 c 集群分布 4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3 种群特征

2、及类型 连一连 A D E bB C F G a 名师点睛 1 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 而是具有发展 自我调节 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 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4 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1 J 型曲线 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2 S 型曲线 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 变化类型 增长 波动和下降 2 影响因素 气候 食物 天敌 传染病等以及人类活动 4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有害动物的防治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

3、利用 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都有重要意义 1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2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3 统计种群密度时 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 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4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 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5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 年末时为110 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 死亡个体数为10 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6 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7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8 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9 种群 S 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在随时间而增大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4、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突破1种群的特征 1 种群数量特征 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种群密度 对于增长型的种群 一般还有如下的关系 性别比例种群密度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知能拓展 1 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首先依据的应该是年龄组成情况 其次是性别比例 由此推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2 种群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 种群空间特征表明种群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而数量特征

5、则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 3 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虫卵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1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 模式图 2 统计图 3 曲线图 4 柱形图 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 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 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 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 老年个体多 2 样方法的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若有正好处于边界线上的 应遵循 计上不计下 计左不计右 的原则 如下图所示 图甲为方形样方 图乙为圆形样方 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 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还可以用黑光

6、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1 2018北京东城期末 为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 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 统计其中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 回收率 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1以基础判断或图形分析的形式 考查种群的特征及其关系 A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灯距的减小回收率下降B 实验结果表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无关C 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会改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D 若诱杀总量为N 回收率为A 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表示为A N 答案C由图可知 随着灯距的增加 回收率下降 A错误 由图可知 灯高0 8m时 在不同灯距下回收率均高于

7、灯高1 3m时 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有一定关系 B错误 根据标志重捕法原理 释放总数 被捕个体数 种群数量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诱杀总量 重捕个体数N 则种群数量 释放总数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诱杀总量 即种群数量 N A D错误 2 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 进行研究 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C 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 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 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答案C决定题述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8、 A正确 调查该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B正确 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大于1 雌性个体多于雄性 因此 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 C错误 分析题图可知 性比较高的一段时间之后种群数量上升 性比降低一段时间后 种群数量下降 因此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D正确 考向2以实例分析的形式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3 2017课标全国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 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进行随机取样 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 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采用五点取样法 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B

9、 答案B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知识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需要对个体进行标记 而样方法只统计其数量即可 A错误 由于陆生植物数量较少 因此进行随机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且应当适当增加样方数量 B正确 C D错误 4 2016课标全国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 甲地 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 再除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 除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 除以所有样方的面

10、积之和 再乘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答案CA项表述的是逐个计数法 不是样方法 A错误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 再除以甲地面积 求得的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较正常数值偏低 B错误 随机取样后 应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 再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 C正确 D选项得出的是甲地蒲公英的总数 不是种群密度 D错误 突破2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应用 2 K值与K 2值的分析与应用 1 K值与K 2值的分析 2 K值与K 2值的应用 知能拓展 1 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遭到破坏时 K值会下降 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 K值会上升 2 K值并不是种群数

11、量的最大值 K值是环境容纳量 即在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如图所示 1 辨析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 1 增长率 2 增长速率 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量 3 J 型曲线与 S 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2 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A C D对应的种群数量即为K值 A C D 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2 考向1以基础判断的形式或依托模型的形式 考查对种群数量增长的理解及应用1 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Nt N0 t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值约为12000

12、0个 答案D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 故增长缓慢 A错误 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 S 型增长 不适用 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B错误 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C错误 由图知 K值为12 1000 10 120000 个 D正确 考向2以种群数量波动模型的变式为依托 考查对种群数量波动的理解及其应用2 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种群呈 S 型增长 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B 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 若该种群为草原中的田鼠 调查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样方法D 若该种群为玉米

13、 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 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答案C图中曲线显示 3时以后种群数量在ab间呈现上下波动 其数量变化幅度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 A正确 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 其曲线斜率最大 意味着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正确 田鼠属活动能力较强 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故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宜用标志重捕法 C错误 若该种群为玉米 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 所以种植时应考虑合理密植 D正确 突破3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 实验原理 1 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有氧时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 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 培养液 中酵母菌

14、繁殖很快 迅速形成酵母菌种群 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3 种群的数量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培养的空间 pH 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4 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 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J 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中 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S 型曲线 2 设计实验 3 血球计数板及相关计算 1 血球计数板 如图所示 血球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 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 每个计数室划分为9个大方格 如图A所示 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 加盖玻片 后的深度为0 1mm 因此 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 1mm3 另外 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 如图B所示 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

15、16个小方格 供细胞计数用 2 计算公式 在计数时 先统计 图B所示 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 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25 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 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 菌液稀释倍数为B 则0 1mm3菌液中的总菌数为 A 5 25 B 已知1mL 1cm3 1000mm3 1mL菌液的总菌数 A 5 25 10000 B 50000A B 考向以基础判断或曲线 图示分析的形式 考查对实验原理 过程 结果的理解 1 某同学在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

16、是 A 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 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 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 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统计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 答案D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 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A正确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正确 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 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C正确 本实验属于时间上的自身相互对照 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D错误 2 检测员将1mL水样稀释10倍后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 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 16 400个小格组成 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 1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 b c d 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 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 mL A 5 105nB 5 108nC 500nD 50n A 答案A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mL水样中蓝藻数量 80个小方格内蓝藻总数 80 400 10000 稀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