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3967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滕州高三物理定时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三定时练习物 理 试 题2014.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2每小题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的科学探究,叙述正确的是A胡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了胡克定律B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开普勒用数据归纳的研究方法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伽利略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所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封闭三角形。下列4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的是F1F2F3AF1F2F3BF1F2F3CF1F2F3D Ov/(ms-1)t

3、/st1t2ab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和汽车乙的v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甲车和乙车处在同一位置B在时刻t2,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4一条小船过河,河宽100m,水流速度为4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不可能沿垂直于岸的方向过河 B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有可能为3m/sC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sD小船以最短位移过河所需的时间为20sBAMOm5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

4、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绳OA的拉力大于绳OB的拉力B绳OB的拉力大于绳OA的拉力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6“宜居”行星是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2011年2月2日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经过一年多的探寻,共发现了54颗“宜居”行星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a倍,半径为地球的b倍,则该行星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最大环绕速度的A倍 B倍 C倍 D倍ABRARB7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和轮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分别为RA和RB,RA=2RB。当主动轮A匀速

5、转动时,在A轮边缘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小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小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A B C DRB8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t代表下落的时间,v代表速度,h代表下落的距离,Ek代表动能,Ep代表重力势能。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EpOtAEpOvBEpOhCEpOEkDABMm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块A,A 下面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B,物块A和物块B开始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细线使物块B自由下落,当物块A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对物块A的拉力大小

6、为mg,此时物块B尚未着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物块A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A、B两物块的总机械能守恒BA、B两物块的总机械能增大C物块A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D弹簧对物块A做的功为ABF10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2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B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mg时,B的加速度为gC当F3mg时,B相对A滑动D无论F为何值,A的加速度都不会超过g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第II卷共7小题。第I

7、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山东中学联盟网11(4分)如图所示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甲AFOA乙AOAF1F2丙AF1F2OF F(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填答案标号)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B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O点的位置不变,F1变大时,F2一定变小C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

8、条的结点拉到O点D在误差范围内,拉力F一定等于拉力F1、F2的代数和(2)图丙中F 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AO方向的是 (选填“F”或者“F ”)。12(8分)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其打点周期T=0.02s)来测定自由落体加速度。(1)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选填答案标号)A直尺 B46V交流电源 C天平 D纸带 (2)实验中取纸带上的一段,如图所示,点1、2、39是连续打出的,由此测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单位:cm1234567894.052.12(3)经查阅资料得知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为9.8m/s2,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MAmBP

9、OQx1x213(8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B着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x1和x2。改变x1,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答题纸上的坐标图中作出x1-x2关系图象。x1(cm)20.030.040.050.060.0x2(cm)19.528.539.048.056.5(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M、m、x1、x2表示)。(3)实验中,细线

10、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及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yOxP挡板14(7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可看作质点)以v=1m/s的速度从平台边缘O点水平抛出,击中平台右下侧挡板上的P点。以O为原点在竖直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挡板形状满足方程y=x2-6(单位: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P点的坐标。vLBA15(8分)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可把零件从A端运送到B端,A、B两端相距L=16m。若传送带以速率v=1m/s匀速运行,在A端把零件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20s能传送到B端。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零件能被较快的传送。若让

11、零件以最短的时间由A端运送到B端,试求传送带运行的最小速率。F16(12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可视为质点且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试求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2)若力F作用时间t=1.2s后撤去,试求物体在上滑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17(13分)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水平放置;A点左侧的水平面光滑,右侧水平面粗糙;在A点右侧x=5m远处竖直放置一半圆形

12、圆管轨道,圆管内壁光滑,轨道半径R=0.4m。现将一质量为m=0.1kg的小滑块放在弹簧的右端(不拴接),用力向左推滑块而压缩弹簧,使弹簧具有Ep弹=2J的弹性势能;放手后,小滑块向右弹出。已知小滑块与A点右侧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 =10m/s2。(1)试求小滑块运动到半圆形圆管轨道最低点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改变半圆形圆管轨道的位置(向左或向右平移),可使得被弹出的小滑块到达半圆形圆管轨道最高点C处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试求此时半圆形圆管轨道最低点B与点A之间的距离。 ABORC2015届高三定时练习物理参考答案2014.11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第I

13、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D 2.C 3.CD 4.B 5.BD 6.B 7.C 8.BD 9.BD 10.ACD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60.040.020.0020. 040.060. 0x1/cm10. 030. 050. 0x2/cm10.030.050.011.(4分)(1)C(2分) (2)F(2分)12.(8分)(1)BC(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2)9.65(3分)(3)受摩擦阻力、空气阻力的影响 (只要答出阻力即可)(2分)中学联盟网13.(1)如右图(3分)(2) (3分)(3)偏大(2分)14.(7分)解: 由题意可知,小物块从O点水平抛出后满足:2分2分又有y=x2-6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t=1s 1分将式分别代入式,解得: x=1m1分y=-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