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73226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陆慕高级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必修)期中考试试卷 第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重视哲学思维、善用哲学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哲学源于生活,并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答案】B【解析】【详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哲学源于生活,并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A项与题意不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永

3、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改变它,要么安静地接受它。心态决定状态,这是因为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D. 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相互分离【答案】B【解析】心态属于世界观的范畴,状态受世界观指导,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B项符合题意;A、C对二者关系的论述本身都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离不开世界观,二者不能相互分离,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3.科学巨匠钱学森生前指导学生时,首先要求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其原因是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 哲学是具体科学之科学 D. 哲学为具体

4、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巨匠钱学森生前指导学生时,首先要求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其原因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正确且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是对其概括和总结, 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门具

5、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 唯心主义 B. 可知论 C. 不可知论 D. 二元论【答案】C【解析】【详解】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是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是不可知论,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点睛】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则至少是否

6、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5.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此观点属于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此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6.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下列反映这一思想的是()A. 气者,理之依也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 物是观念的集合D.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7、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认为世界起源于气,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适合题意;B是客观唯心主义,C、D是主观唯心主义,均不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7.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下列说法中

8、与王夫之的观点基本一致的是“形存则神存,行谢则神灭”范缜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朱熹A. B. C. D. 【答案】A【解析】王夫子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项与王夫之的观点基本一致;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王夫之的观点从根本上是对立的;正确选项为A。【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8.乘船诗中说:“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

9、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下列说法与诗中所包含的哲理相近的是A.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B.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答案】D【解析】乘船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所包含的哲理与其相近;A项包含着规律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B项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与题意不符;C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道理;正确选项为D。【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和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9.天地之变,寒暑风

10、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B观点错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题干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说明规律具有普遍性,故D符合题意,AC观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D。考点:规律的普遍性10.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20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曾经是茫茫荒原,林场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

11、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林场人用行动说明A. 规律并不是客观的和永恒不变的B. 应根据人们的需要认识利用规律C.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事成功的前提D. 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答案】D【解析】塞罕坝林场人用行动说明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D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说法错误;规律的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应根据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认识利用规律,B项说法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做事成功的前提,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方法论)在

12、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1.霍金因罹患神经系统瘫痪症,困陷轮椅已有多年,但并没有妨碍他研究宇宙的构成、“大爆炸”和黑洞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意识具有A. 自觉选择性B. 主动创造性C. 客观物质性D. 直接现实性【答案】B【解析】霍金因罹患神经系统瘫痪症,困陷轮椅已有多年,但并没有妨碍他研究宇宙的构成、“大爆炸”和黑洞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这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

13、质和规律,B项符合题意;AC项均与题意不符;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12.最早,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风险。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刀下无痛”,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成功使用,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材料

14、说明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 B. C. D. 【答案】B【解析】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刀下无痛”,这说明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正确;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错误;“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成功使用,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这说明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正确;认识的发展是无限的,获得正确的认识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把人们的想法变成直接的现实;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

15、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指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社会上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13.“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下列与该俗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B【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适合题意;A、C、D均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适合题意。【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