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3100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玉溪五校联考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九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九高三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某中学史学社团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一位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素材撰写历史论文,请给这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最贴切的主题()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C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霸主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2.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A 制定经济计划B 国家干预C 建立福利制度D 自由主义3.表1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表1

2、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 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B 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C 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D 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4.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 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 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D “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什么制度()A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

3、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下图是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B 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直接原因C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D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7.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A B C D 8.下图为1896年李鸿章到访美

4、国之际,纽约时报用李鸿章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来打响自己的广告:“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日周报”,反映出李留给美国人乐于学习西方知识的积极形象。最能说明李鸿章这一形象的是()A 奉行“外须和戎”,签订屈辱条约B 镇压太平天国,力图挽救清朝统治C 办理洋务事业,引入西方工业文明D 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民族轻工业9.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 西安B 天津C 上海D 广州10.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

5、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苏俄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C 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D 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11.“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6、)分权制衡思想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联邦制 责任内阁制A B C D 12.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指引B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D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分卷II二、非选择题 13(18分)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 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制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

7、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近代前期,在争取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仁人志士”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材料二 只有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 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箸中产阶级的兴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结合近代中国史实,简述20世纪初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3)下表中材料反映的是发生在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按“追求政治民主的爱国思想”为主题来进行归类,列出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14.(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9

8、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

9、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0、15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在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

11、,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2)材料二中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1943年

12、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

13、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材料二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材料三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

14、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请回答:(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以什么启示?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四幅图处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等组织。反映的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故B项正确;A、C项无法体现,故A、C项错误;D项仅是述及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认为:“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财用是生民之命、国家之宝,因此立国之道唯在富民。“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唐甄提出顺其自然,统治者不予干预,发展多种生产的富民主张。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相似之处,故选D。A、B都主张调控、干预经济;材料中唐甄并没有提出建立福利制度的主张,故C项也可排除。3.【答案】C【解析】题中表格没有体现国防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建设情况,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