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2922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中山桂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期末考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山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12月)试题历 史本试卷分试题、答题卷和答题卡三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班级、姓名、4位班座号、9位新市统考号,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指定处。选择题答题卡用2B铅笔填涂9位新市统考号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和选择题答题卡。3答题卷共1页,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指定答题框内书写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文献中,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2、“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2、。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具有A封闭性 B落后性C脆弱性 D分散性3、两位士族出身的文人,回忆了时代和家族出路。甲文人虽然看到战乱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弟想要出仕为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乙文人对于士人家族的前途同样感到渺茫,但他所处的时代,官员们几乎不可能为其后代子孙的仕途提供庇护。请问,甲、乙两位文人最可能分属于哪一朝代?A秦朝、唐朝 B元朝、清朝C魏晋、宋朝 D汉朝、唐朝4、中国古代常常采取分化地方权力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下列属于这种做法的是A西汉设刺史 B唐朝设三省六部 C北宋设置转运使 D清朝设置军机处5、汉承秦制,唐袭隋规。秦、隋

3、两朝虽都短命而亡,但却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对历史的贡献相同之处在于A、修建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B、推行思想统一政策以巩固国家统一C、创新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和政策D、开辟沟通国内外的海陆交通要道6、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7、“圣人不责任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8、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

4、激发了中国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之中,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会。这种融会首先发生于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9、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近代的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 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由资产阶级领导ABCD1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反

5、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2、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服的有可能是 A、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B、内地学校里的生员 C、乡下的土财主 D、洋行里的职员 13、“中国民主革命完成依靠一定社会势力。这种社会势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而其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农。”最先具有这一特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国共合作抗日14、“全中国都

6、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15、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在国家管理上有何不同A、实行民主集中制度B、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C、实行在普选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实行立法与行政合一16、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

7、展 D加入世贸,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其深远意义在于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B吸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C改变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18、右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代百分比20世纪80年代初235%1990年1588%1997年12.21%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C高考制度的恢复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19、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

8、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这个共和国是A20世纪的美国 B19世纪的英国C17世纪的荷兰 D16世纪的西班牙20、1832年英国贫民卫报发表了一封来信:“这个法案建议扩大选民的人数至五倍之多。表面上,这个措施似乎是最最大方的改革但是我们看到的大方是单方面的,那一边什么也没有”。这一封信最有可能来自A、农民B、新贵族C、工业资产阶级D、工人21、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西欧政治的趋势是共和制度最终战胜君主制 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多数国家实现了公民普选 自由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A. B. C. D. 2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

9、渡,是世界主要经济区域都必将发生的历史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3、1917年到1928年,苏联的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A B C D24、“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B英国的圈地运动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美国一位总统恳切地说:“我将请求国会授予我唯一仅存的应付危机的手段对紧急事态作战

10、的广泛的行政权力,这种权力之大就像我们实际上受到一个外敌入侵时将授予我的一样。” 这位总统和他所应对的危机是 A林肯、南北战争 B罗斯福、经济危机 C杜鲁门、柏林危机D尼克松、古巴导弹危机26、“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段话指的是A罗斯福新政 B布雷顿森林体系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7、据统计,截止1988年,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40年代的40%下降至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也仅为14%左右。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签订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D、各国

11、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8、福利制度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出A对社会生产的调节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企业“经营者革命” 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29、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飞跃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缓和国际局势,推动经济全球化30、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反映同时代人的美好向往C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D具有强烈的社会

12、批判精神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1500年19世纪末是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是该体系的解构过程,而恰恰在这一解构性运动中,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历史的转变。

13、请回答:(1)发生在公元1500年前后的东西方“文明遭遇”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以中国为例,从政治、经济上概括其主要表现。(8分)(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4分)(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末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6分)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材料二: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模式,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历史视角中的三农(1)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折射出欧洲社会的进步。试简要指出欧洲历史上这一习俗转变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二: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祭丧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官绅商富,国民之望,尤宜倡导朴素,化及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