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2891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蒙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指(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2、诗经 甫田曾这样描述齐国的农业状况:“无

2、田(佃)甫田(大田),维莠(杂草)骄骄。”。据此可知A战国时期战争相当频繁 B井田制逐步瓦解 C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共有陪审员6 000人、议事会成员500人、各种官吏700人、弓箭手1 600人、骑士1 000人、卫士1 000人、重装步兵2 500人;每天领取津贴的公职人员多达2万,占公民人口总数的1/2。陪审员虽属兼职,但每人每年花在案件审判上的时间约为150200天。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巨大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4、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

3、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5、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党政权6、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

4、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7、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8、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

5、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r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B计划指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9、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10、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

6、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侧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反映出()A审判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法庭判决主要依据的是法律和事实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法官判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11、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宜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A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 B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C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 D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12、.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7、”。“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13、“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

8、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4、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15、“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

9、“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1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构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17、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

10、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C.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D.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18、到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棉花仅有6%,甜菜不到7%。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治困苦中。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A政策调整迟滞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

11、越严重C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破坏经济发展 D社会改革产生不可避免的阵痛19、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20、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

12、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21、看人认为“China”是昌南镇的音译,也有人认为是“秦”的音译,但也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hina”,(支那)一词的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A经济结构 B文化类型 C社会形态 D历史传统22、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而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由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

13、”文中所言“帝国制度”“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2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24、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己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信仰自由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