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1525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光泽第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4高中物理教师论文 物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资源 教材 思维的主动性 求知欲 教师和学生人力资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培养学习兴趣,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

2、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

3、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再如: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借助教室内垂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的操作平台上,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痕迹。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此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将其本身的

4、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发挥,在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过分依赖各种教辅资料,对教材本身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和深入;(2)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造成对传统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不重视,未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实验室资源,未能将多媒体资源与实验室资源有效结合;(3)忽视了生活中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感性认识的建立和丰富,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4)对教师和学生这些人力资源的关注度不够,教师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强烈,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一些看法

5、和具体做法1、教材的挖掘和利用教材是重要的文字教学资源,物理教师应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充实物理教学的内容。如将课本中“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信息库”等内容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生活,讲一些有趣神奇的物理现象如图(1)(2),将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的物理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教学资源的课内整合。如图(1) 如图(2) 如图(3)2、实验室资源的挖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

6、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的作用,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1)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图6.3-3物理科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演示实验,教师们也大都以此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时,我先拿出几节铁丝,分别让男同学和女同学快速弯折十余次,然后让周围同学触摸弯折处,学生们都很惊讶,铁丝怎么变烫了?紧接着又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火药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火药棉着火了。弯折铁丝和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使学生们在惊叹之余,把注意力迅速引导到要研究的问题上。(2)现代传媒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

7、,使学生在校内外获得的信息量迅速增加。当然,这些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有益教育资源,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些教育资源的使用。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时,越来越有责任用恰当的方式把不同类型的信息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发挥(即使是部分地)如此大量的教育资源的作用。然而,这些信息往往是良莠不齐,学生在接触到这些信息时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和选择,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和外界进行交流。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组实验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物理概念、规律,学生通过实验学会仪器的使用,基本的测量、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独立写出实验报告

8、,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鼓励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例如在讲到“平面镜”时,指导学生自制潜望镜、万花筒,在讲到“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时,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水果,金属片和导线自制水果电池。这些小实验、小制作除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外,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多媒体资源的挖掘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因为实验具有综合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感性材料,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可以了

9、解和掌握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多媒体教学资源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为教学资源的优化提供了动力,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物理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或图片,以此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

10、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生活中教学资源的挖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现代物理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理念。物理教师要巧用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善用自然中的教学资源,活用科技领域的教学资源,使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并活学活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自行车是许多学生熟悉的家庭物品,自行车上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自行车如图1的车座设计成马鞍型可以增大人与车座的接触面积,减小车座对人的压强,人骑车时感到舒服,骑车不易感到疲劳;刹车手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11、脚踏和中轴大齿轮组成一个省力轮轴,自行车把也是省力轮轴,后轮上小齿轮和后轮组成一个费力轮轴;自行车的手把、脚踏板、轮胎等处,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的所有转轴,如中轴、前后轴、飞轮、脚踏板、转轴等部件都要减小摩擦,它们是利用滚珠轴承或润滑剂来减少摩擦的等。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如图(4) 如图(5)5、教师和学生人力资源的挖掘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

12、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

13、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和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在与学生的交流,在学生的辨错纠错中生成教学资源。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开发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应积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人力资源。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即科学家用于获得并不断修正的关于自然界知识的那些基本研究过程和方法。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结合物理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研究型”课题。例如,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振子的质量、振幅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通过研究这些课题,能够理解并且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如果应用不当,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冲淡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关注,影响学生消化吸收。因此,中学物理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使之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