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1378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2020高二地理月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学生自行保管,答题卡必须按规定上交。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进行填涂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主观题作答时,不能超过对应的答题边框,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对、地进行科学考察。据此完成12题。 1科考队走过的、

2、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A.内蒙古、陕、晋、鲁 B.晋、鲁、内蒙古、秦C.内蒙古、晋、秦、鲁 D.晋、陕、鲁、内蒙古2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地土地荒漠化严重;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A. B. C. D.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34题。3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A内蒙古、秦、藏、滇B秦、内蒙古、滇、藏C滇、内蒙古、秦、藏D秦、内蒙古、藏、滇4与四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3、)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流动的家”“石头的家”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流动的家”“石头的家”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流动的家”D“流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56题。5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A藏南 B青海 C川西 D滇东6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4、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7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纬度C海陆位置 D洋流8新疆南部比新疆北部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 BCD9此时(11月2023日)的天气()A有利于地小麦生长 B加大了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C可缓解地的雾霾 D增加了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图

5、中山脉为秦岭。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符合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是()西安冬季最冷月均温0汉中多年平均降水量800 mm山脉南侧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山脉北侧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A B C D11“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的影响正确的是()A加剧生态恶化 B减轻土壤盐碱化C地下水位下降 D缓解水资源短缺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13题。12.河流水位较高的月份是()A.3月 B.5月 C.7月 D.9月13关于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以雨水补给为主 径流量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多为内流河水量向下游逐渐增大A. B. C. D.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

6、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3 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水来沙0.24118.0入湖总沙量1.33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表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年份湖泊面积(km2)容积(亿m3)1949年4 3502931954年3 9152681958年3 1412281971年2 8201881977年2 7401781984年2 6911741995年2 6251671997年2 14515014 该研究小组

7、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泥沙淤积南水北调气候变暖围湖造田A B C D15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湖疏浚河道A B C D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读图,完成1617题。16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17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我国第六次

8、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820题。18.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19.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20.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

9、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据此完成21-22题。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0.350.20武汉0.270.560.192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22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

10、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23-25题。23划分该流域范围的界线为A.等流时线 B.山谷线 C.山脊线 D.等流速线24图中流域的地势为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25图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A.S1 B.S2 C.S3 D.S4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综合题(共4题,总分50分)26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的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 甲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1分)(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

11、。(3分)(3)若甲图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该河流的水文特征会产生哪些变化?(2分)27读伊朗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材料二 德黑兰气候资料。(1)归纳德黑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 分析说明伊朗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的河流发源地和河流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1) 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2) 从自然地理环境

12、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气候的影响。(4分)(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4分)29读“我国某地区干燥度分布图”(提示:干燥度是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回答下列问题。(14分)(1) 读图分析我国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及最主要的形成原因。(4分)(2) A所在闭合曲线的干燥度为_,分析A所在区域与B所在区域干燥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6分)(3) 说出图中河流C段的水文特征。(4分)峨眉二中2018级高二上10月考地 理 答 案一 选择题(2分*25=50分)1-5 CBADD 6-10 DBBCD 11-15 DCCBD 16-20 DBACB 21-25 CBCDA二 综合题(50分)26.(6分)1.降水(1分)2.冰川(雪)融水补给 大 小 (3分)3.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大;(2分)27.(14分)1. 特征:全年降水少,夏季更为干燥,冬季较湿润;(2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