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1371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第一中学高考化学1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资料pdf 1.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 1 8 8 第一学期 第十一周第一学期 第十一周 课程内容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 3 8 8 1 理解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等概念 2 理解物质的组成 3 理解酸 碱 盐 氧化物的概念 4 了解结晶水合物的概念 5 了解分散系 一 物质的组成 一 物质的组成 1 知识结构 说明说明 1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小于或等于中子数 氢原子除外 2 强碱 KOH NaOH Ca OH 2 Ba OH 2等 大多数盐 金属单质中都含有金 属阳

2、离子 简单离子 3 比较四个概念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对象 核素 单质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判断依据 质子数 中子数 组成 结构 通式 官能团分子式 结构 各自性质 特征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 化 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 相似或不同 实例 H D T O2 O3 红磷白 磷 金刚石 石 墨 足球烯 C60 HCHO 和 CH3CHO CH3 CH3 CH3 和 CH3 化学性质相似 H2C CH2和 CH2 CH CH3 化学性质不同 o o CH2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

3、公司 版权所有 4 4 8 8 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 以提高我们工 作和学习的效率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 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 同类中的 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 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 常普遍的 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 所能提供的信息少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 采用多种分

4、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1 交叉分类法 例 1 NaCl HCl CaCl2 CuO H2O Fe2O3等化合物 如果将它们以在通常状况下的 存在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 可分为气体 液体和固体三类 如果将它们以是含氧还是含氯 的二元化合物为标准进行分类 可分为氧化物和氯化物两类 2 树状分类法 例 2 基本类型 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 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 理 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 的性质 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2 分散系及其分类 2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 分散系 分散系 1 概念 化学上把由一种物

5、质 或几种物质 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统 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4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分散剂 分散质 粒子大小 溶液 溶剂 溶质 离子或分子 100nm 乳浊液 溶剂 小液滴 100nm 胶体 1nm 100nm 化合 A B AB 分解 AB A B 置换 A BC AC B 复分解 AB CD AD CB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 5 8 8 二 胶体 1 二 胶体 1 概念 分散质粒子在 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就叫胶体 这是胶体与其

6、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 2 Fe OH 3胶体的制备 p26 科学探究 1 在小烧杯中取 25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逐滴加入 5 6 滴 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 液成红褐色 停止加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 3HO Fe OH 3 胶体 3HCl 该胶体为红褐色 3 3 胶体的分类 1 胶体根据分散剂的不同 可分为液溶胶 气溶胶和固溶胶 但在常见的液溶胶中又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像 Fe OH 3属粒子胶体 胶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表现电性 一 类是像淀粉胶体直接由高分子构成 胶粒不导电 这一类叫分子胶体 液溶胶 例 Fe OH 3 胶体 2 按分散剂分 气溶胶 例 雾 云

7、 烟 固溶胶 例 烟水晶 有色玻璃 三 胶体的性质 三 胶体的性质 1 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时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垂直于光的方向观察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 线的散射而形成的现象 这个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物理变化 散射与微粒的大小有关 因此胶体 某些浊液有丁达尔效应 而溶液没有此现象 此性质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 布朗运动现象 胶体粒子不停的 无秩序的运动 物理变化 3 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 电泳 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 1 形成原因 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 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的 2 带电荷情况 一般说来 金属氢氧化

8、物 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 硅酸 土壤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4 胶体的聚沉 1 胶体较稳定 原因 许多胶体粒子带电荷 由于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 一般情况下不容 易聚集 2 胶体的聚沉 物理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 胶体的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 而形成沉淀析出 3 胶体聚沉的方法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6 6 8 8 a 加入电解质 如 豆浆中加入盐卤 主要成分是 MgCl2 6H2O 或石膏 CaSO4 2H2O 可使豆浆 里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聚沉 b 加入胶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如 Fe OH 3胶

9、体和硅酸胶体混合可发生聚沉 四 胶体的应用 四 胶体的应用 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和现象与胶体有关 在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许多领 域 胶体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有色玻璃的制备 血液透析 国防工业上有些火药 炸药的制备等都会用到胶体的 知识 食品中的牛奶 豆浆等都与胶体有关 五 溶解度 五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说明 1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 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关键在于此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 固体溶解度大小主要是受物质本性 温度 溶剂

10、影响 气体溶解度大小主要受物 质本性 温度和压强影响 温度越高 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越大 气体溶解度越大 而固 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大多数增大 少数变化不大 如 NaCl 少数反而降低 如 Ca OH 2 3 胶体不同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 1nm 100nm 之间 4 在几种分散系中 胶体和溶液分散质粒子均可透过滤纸 胶体具有很强吸附能力是 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表面积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5 区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为丁达尔现象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热 加电解质 加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 物质的分类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

11、有 7 7 8 8 1 常见混合物 石油及分馏产品 煤干馏产品 油脂 福尔马林 玻璃 水泥 漂白粉 水玻璃 胶体等 分散系 天然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碱石灰等 而结晶水合物 胆矾 CuSO4 5H2O 明矾 KAl SO4 2 12H2O 绿矾 FeSO4 7H2O 等 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质量分数符合化学式时为纯净物 例如含氧 30 的氧化铁是纯净物 而含氢 7 的 NH4HCO3是混合物 NH4HCO3中含氢 6 33 2 单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金属单质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非金属单质有的 由分子构成的 如卤素单质 X2 硫 白磷 P4 红磷 O2 N2 H2等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构 成分

12、子 稀有气体分子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而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金刚石 单质 硅是由原子构成的晶体 3 氢化物中金属氢化物是固态的 它是强还原剂 如 CaH2 2H2O Ca OH 2 2H2 NaH H2O NaOH H2 非金属氢化物是气态的 4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 SO2 CO2 SO3等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是酸性 氧化物 NO CO 等与酸 碱均不反应 是不成盐氧化物 H2O2是过氧化物 而 NO2又 是一种特殊的氧化物 3NO2 H2O 2HNO3 N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 物 如 Mn2O7 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IA IIA 除 Be 的金

13、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Na2O2是过氧化物 而过渡性元素中高价的 如 Mn2O7 CrO3等为酸 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 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H 的不一定是酸 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也不一定是酸 例如酸式 盐 NaHCO3 NaHCO3 Na HCO3 HCO3 H CO32 NaHSO4 NaHSO4 Na H SO42 苯酚 酚类 等能电离出 H 但都不是酸 又如盐 NH4Cl 在溶液中水解 也可呈 酸性 化学式中有 OH 的不一定是碱 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碱 例如 Cu2 OH 2CO3 是碱式盐 而 Na2CO3水溶液呈碱性 是由于盐的水解

14、CH3C OH 是羧酸 CH3OH 是 醇 6 能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2O 表示的中和反应 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例如 NaHSO4和 NaOH 水溶液反应即可用 H OH H2O 表示 但它是盐和碱的反应 OH 0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新课预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8 8 8 8 50 20 t2 t1 p c b a 例 1 下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 与 c 交于 p 1 p 点的含义 2 t2 时 30 g a 物质加入 50 g 水中不断搅拌 能形成 80 g 溶液吗 3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是 4 将 t1 时 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小关系 分析 2 t2 时 根据 a 物质的溶解度 t2 时 a 物质在 100g 水中溶解的最大质 量 50g 水只能溶解 25g a 物质 所以溶液的质量为 75g 4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将 t1 时 a c 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物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当温度升高到 t2 a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质量分数不变 当温度升高到 t2 b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 和溶液 质量分数不变 且质量分数 b a 当温度升高到 t2 c 物质由高温饱和溶液变 为低温饱和溶液 溶解度减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 答案 1 a 和 c 在 t1 时的溶解度相同 2 不可能 因 50g 水只能溶解 25g a 物质 所以溶液的质量为 75g 3 c ba c 例 2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正确的是 A 溶液呈电中性 胶体带有电荷 B 溶液中溶质微粒能透过滤纸 胶体中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 C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没有特殊现象 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 溶液稳定 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 胶体不稳定 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分析 胶体由胶体粒子和分散剂组成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但整个分散系 胶体是电中 性的 溶质可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胶体比较稳 定 放置一般不会生成沉淀 因此 A B D 均不正确 答案 C 小结 作判断题时 特别要注意叙述是否准确 科学 如胶体和胶体粒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三化学 第一学期 巩固练习 第十一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 3 6 6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 除氕外 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数 中子数 B 主族元素均可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