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871338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A削弱了地方权力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C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秦统一后在全国实施郡县制,同时设监郡御史监察一郡地方官吏,这些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2、防止地方分裂的方法,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故C项正确;根据郡县制的规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但不能保证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故D项错误。2(2019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B材料反映的是中

3、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3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A郡县制和察举制下官员的任免都是依据才能而非血缘,所以说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使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故选A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出现,

4、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故排除B项;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中央集权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但促进社会转型夸大了其作用,故排除C项;地方势力对集权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排除D项。4(2019洛阳一模)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B由材料“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存恤楚众”可知通过分封诸侯王稳定局势,王国的存在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故选B项;封国不利于中央集权,故排

5、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封国问题而非社会风俗,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封国的必要性而非其弊端,故排除D项。5(2019郴州一模)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一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这些举措的变化主要表明汉代()A地方行政机构并非一成不变B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D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B项;材料反映出地方

6、行政区划,而非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的客观效果,因此不能体现出与主观愿望相背离,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都起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排除D项。6(2019黄山一模)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A刺史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职权进一步扩大,故选A项;材料“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是使地方权力扩大,不利于皇权的加强,故排

7、除B项;材料“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实际上是扩大了监察功能之外的职能,故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军阀割据的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7秦汉时期,实行百工长期服役的制度,官府奴婢、刑徒和更卒(官府征发服役者)是官营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百工番役(轮番服役)和工匠雇借制度。这一变化()A说明工匠对国家依附关系的松弛B顺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D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扩大A由材料中工匠长期服役到轮番服役和雇借制度可知,国家对工匠的束缚性逐渐减弱,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这一变化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工匠与国家的关系而非

8、手工业技术,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工匠与国家的关系而非社会分工,故D项错误。8(2019襄阳二模)曹魏九品中正制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汉末“乡举里选”选官的权力在地方,(九品中正制)“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和“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表明它是力图把选举权由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的重要举措,故选A项

9、;皇权涉及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且材料强调九品中正制的积极性,故排除B项;“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说明选人受到世家大族的控制,故排除C项;材料“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说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D项。9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A根据材料“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

10、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可知,注重农业耕作技术,体现了精耕细作的一面,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耕作技术,故排除B项;通过材料不能反映前代的耕作技术水平,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因时、因地、施肥、选种等农业技术,故排除D项。10(2019常州一模)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A根据材料“旧时冶作马排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器用充实”可以看

11、出水排应该是水力冶铁工具,故选A项;材料所述是冶金工具而非灌溉工具,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在冶金中水排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炉温,是冶金技术的进步,而非冶金材料的新创造,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冶金领域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农用动力的革命,故排除D项。11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B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C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D“孙吴政权”本身就是南方政权,故A项错误;“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不

12、属于维护中原文明,故B项错误;材料“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是有利于南方民族融合的,故C项错误;孙权将处于比较原始状态的山越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增加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能够促进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故D项正确。12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B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根据材料“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可知纸的种类多,朝廷下令纸作为书写工具,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B项;材料不

13、能表明纸的出产地和生产方式,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营、私营等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宜宾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

14、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中国风”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

15、兴起与发展的特点和作用。(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可得出时间早且区域多;由材料一中“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可得出,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由材料一中“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可得出,重心逐渐南移;由材料一中“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可得出出现专业化产区;由材料一中“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可得出,丝绸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第二小问作用,从国内丰富人们物质生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方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第二小问影响,从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等方面作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答案:(1)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