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1136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从语言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英语,学习英语,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鉴于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敏锐度,即英语语感,显得至关重要。英语语感是学生对英语的敏锐感、领悟感,是其在长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不懈努力。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语感之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可行性的培养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语感;培养;策略分析一、培养学生语感之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1.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渐密切,

2、而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英语便显得更为重要。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培养更多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应用型人才,初中英语教育已不能仅仅致力于“哑巴英语人才”的培养,而应放眼时代,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对教育目标重新定位。2.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听、说、读、写等实践锻炼中慢慢累积,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英语素养也得以全面提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改善以及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可行性策略1.创设学习情境,奠定语感培养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3、教师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要渗透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营造易于学生语感形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由欢快的学习氛围中突破语言学习障碍。首先,课堂伊始,可创设“Free talk”环节,激发学生兴趣。23分钟的“Free talk”时间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开口讲英语,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高质量学习;其次,课堂进行阶段,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语感培养情境,例如角色扮演法、朗诵课文法、小组合作法以及课文复述法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英语交流实践平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英语语言,实现真正的沟通交流,这对学生英语语感培养具有促进作用。2.巧用会话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语感毋庸置疑,学生的英语

4、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积累与实践运用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交流环境,促使学生轻松进行英语交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巧用对话教学,让学生在对话情境中感悟理解语言无疑是提升学生英语语感的一种绝佳途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最实用的社会功能,而会话教学是英语语言实现其社会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会话场景让学生自由进行口语交谈。教师可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设置的各类对话内容,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教师还可基于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编对话,自行表演,并为学生提供表演平台,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升。3.强化朗读背诵,

5、潜移默化培养语感朗读与背诵在学生英语语感培养方面至关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历来将朗读与背诵置于关键地位。但教师在强化朗读背诵,培养学生语感方面不能随意而为,不讲原则。如果教师没有运用正确的朗诵背诵方式来指导学生,学生英语语感提升效率便会很低。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发音清晰正确,学生只有正确发音,才能形成良好语感。二是教师要做好范读。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背诵之前,教师要进行规范的朗读,为学生树立榜样。三是采用多样化的阅读与朗诵方式。可采用比赛阅读法、任务背诵法、分组背诵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语感。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之于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循序渐进提升其学习成绩,更能培养学生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一举多得。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初中英语教师应善于立足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让学生能尽快领悟与习得英语学习中的知识要点,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参考文献:1刘晓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6).2谢发萍.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校园英语,2015,(16):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