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1129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1章第10节力复习教案04 .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1章第10节力的复习教案04 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高中学习的各种力的概念;(2)掌握高中学习的各种力的公式、单位及矢量性;(3)掌握高中学习的各种力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对高一、高二学习的各种力进一步加深理解,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2引导学生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掌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3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而受力分析又是解决物理问题最关键的步骤,熟练进行受力分析既是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对复习的几点建议1提倡“三多、三少”“三多”即多做小题,多做小综合题,多做变式型的常见题;“三少”即少做大题,少做大综合题,少做难题例1 如图1-1-1所示

2、,斜劈B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置于斜劈B上静止,求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方法一:分别选A、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为零方法二:选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迅速得出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为零可见,一道简单的题目,可以做得较复杂,也可以做得相当简单此题关键在于研究对象选取是否巧妙此外,若采用方法一,必须很明白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这两种方法,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此题变式型为:例2斜劈B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在斜劈B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利用上述方法一,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所以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为零例3倾角为的斜劈B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在沿斜面向上F力

3、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求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分别选A、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为Fcos 例4倾角为的斜劈B置于地面上静止,物块A在沿斜面向上F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滑,求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分别选A、 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地面对斜劈B的摩擦力为Fcos-macos由此可见,多做小题、变式型题可以帮助你掌握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你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只有基础知识巩固,才能在做难题时能力得到发挥2自我诊断:错题改正,定期复习,做好标记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回顾,考察自己在哪个知识点容易出错只有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自我诊断,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弱点

4、,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盲从,不要看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抓不住自己的重点总做一些对自己提高成绩帮助并不太大的事,那样会得不偿失的要经常进行错题改正,建立错题档案本错题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须要做定期复习,并且做上标记一道错题,若第一次复习时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时间过得长一些再复习,若复习三次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暂时不用管了,以后放寒假、暑假或一模、二模前再复习这样,虽然你抄的错题越来越多,但通过每次的定期复习,不会做的,再做错的题目应该越来越少关于做错题本的建议:(1)分类别抄错题;(2)抄错题本身就是一次复习用明显的颜色总结、归纳错误原因,以及得出的小

5、结;(3)将题目抄在正页,在反面抄录答案,每一页在页边上开辟空白行,专供写错误原因、得出的小结以及复习的标记(日期、第几次)等用3平时要经常准备“备忘录”一开始复习,两年多的五门课的知识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蜂拥而来,要想一次性地把所有的知识都记住,任何人都很难做到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某一样事物必须反复刺激大脑,才能被接收并保留更长的时间;否则,必将在短期内忘记所以,在复习过程或做题过程中,如果得到什么精辟的结论,立即记下来,记到错题本上备忘录要记什么内容呢?备忘录上一定是你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做好备忘录后要经常去复习,去巩固,加强记忆4做好笔记,学生的笔记是师生共同劳

6、动的结晶,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非常有用5重点分析高考试题你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仿佛这道题就是你出的,专门为考学生的,那么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设置了什么陷阱?考了哪几个知识点?自己去分析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如何应试,针对高考,如果你能分析出每道题的“考点”,即“考查的知识点”,那这个知识点你将基本掌握,此后将此题变形,看看还可以怎样出,又考了什么?因此,研读近几年的高考题锦,并不是只要做对就行了,目的是让你了解高考题型,了解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让你来推测本年度的高考题6两个要求:(1)要求在老师复习之前,自己先看书复习;(2)要求任何选择、填空题必须写明根据;写明解题关键:草图,关键公式,举出的反例,

7、典型的物理现象与过程因为,平时的练习不是考试,所以做选择题一定要四个答案都看,单选题必须肯定只选一个,明确不选另三个的原因,都必须用文字写出来这是一种避免你凭感觉判断,加强理性思维的方法,也能让你更熟练地掌握公式二、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主导)1问:高中学习的场力(主动力)都包括哪些?学生学习活动(主体)答:重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2问:这些场力产生的条件、力的方向的规律、力的大小的规律分别是什么?答:(1)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在地球上同一纬度数且同一高度处)(2)分子力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10r0(r0是分子间的平

8、衡距离)才有较明显作用的微观作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平常说的分子力是指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事实上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分子间斥力变化得快些而已(3)电场力是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处在电场中都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等于电荷所带的电量与该点电场强度的乘积(4)磁场力是磁极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其本质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更确切地说:磁场力是运动电荷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这就是磁现象的电本质

9、高中阶段研究了两种磁场力,这两种力的方向可以由左手定则来判断:伸出左手,四指并拢,拇指和四指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运动电荷)受力的方向电流受到的磁场力即安培力F=IBLsin(其中为电流与磁感线之间的夹角)f=qBvsin(其中为电荷的速度与磁感线之间的夹角)这里要特别注意=0的情况,即电流(运动电荷)不受磁场力的情况3问:高中学习的接触力(被动力)都包括哪些?答: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浮力),摩擦力4问:这些接触力产生的条件、力的方向的规律、力的大小的规律分别是什么?答:(1)弹力产生的条件

10、是两个物体必须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接触面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量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N,x的单位是m,k的单位是N/m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弹簧的材料、弹簧丝的粗细等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正比关系(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首先有弹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然后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或有

11、相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相对滑动(或总是阻碍相对滑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滑动摩擦定律:滑动摩擦力f跟压力N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N其中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是由制成物体的材料决定的,材料不同,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不同动摩擦因数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相同的压力下,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动摩擦因数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在高中阶段,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5问:质量与重力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联系:在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a,G=mg,g=9.

12、8/s2重力是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2)区别:A从初级含义上看,质量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B从一般含义上看,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力是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C从哲学的角度看,质量是物体保持原状态的原因;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质量是标量;重力是矢量E质量测量的工具是天平(注意“复称法”测物体的质量);重力测量的工具是测力计(弹簧秤)F质量不随位置而变化(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前提下,在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可比时要考虑相对论效应);重力随位置而变化(微小,在地球表面纬度数越大,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在同一纬度物体处的高度越大,同一物

13、体的重力越小)(3)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A天平(杆秤),原理是利用力矩平衡的方法B测力计(弹簧秤),利用力的平衡的方法然后用公式:G=mg来计算C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的方法),测量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物体的加速度,由公式:m=F/a来计算D应用简谐振动的方法,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下端固定一物体,使物体在竖直方位作竖直简谐振动,测量其6问: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答:(1)质点的平衡条件是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2)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力矩为零(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同时合力矩为零7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什么?答:(1)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

14、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运算都遵守的规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等效的方法)三、例题选编例1 如图1-1-2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定滑轮与各个接触物体之间的摩擦物体A对轻绳的作用力的大小和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本题的关键词语有:“静止”、“轻绳”、“不计摩擦”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的向上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轻绳

15、对物体A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其中轻绳对物体A和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是相等的(但不能视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物体A和物体B都处于静止状态可知,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等于物体B对轻绳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轻绳也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中的张力处处相等(轻绳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其中的张力均处处相等);所以,轻绳对物体A的作用力等于轻绳中的张力,即等于物体B的重力对于物体A,根据平衡知识可知,物体A受到的重力等于轻绳对物体A的拉力与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和又轻绳对物体A的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减去轻绳对物体A的拉力,即等于物体A的重力减去物体B的重力此题还可以问:(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2)物体B对轻绳的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3)另一段轻绳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两倍物体B的重力)此题可以变形:连接物体A的轻绳与竖直线之间有一夹角,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时轻绳中的拉力仍等于物体B的重力(与上述情况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