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备考辅导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1047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考试备考辅导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升本考试备考辅导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升本考试备考辅导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考试备考辅导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纲要求考纲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第一、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第二、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理论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基本知识;第三、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等基本原理;第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要原理。为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范畴的科学含义。为了把握哲学矛盾斗争的全局,理清复杂的哲学思想发展和斗争的基本线索。必须重点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以此为基本线索和理论指导,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

2、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不仅是对历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是哲学发展的伟大革命性变革。通过对这一变革的理解,全面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阶级属性、社会作用和本质特征等重要内容,从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很好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富有革命精神的部分,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笔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一、选择题1.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C.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D.终极真理的理论体系参考答案:B2

3、.世界观是( )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参考答案:C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理论和经验论参考答案:A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参考答案:D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的作用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是否承认历史人物的作用问题参考答案:C6

4、.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 D.绝对主义参考答案:C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参考答案:D8.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真理的本性问题参考答案:C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

5、践性 D.科学性参考答案: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世纪英国哲学 D.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参考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地质学和胚胎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机械力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参考答案: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参考答案: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 B.为人民服务 C.对立统一规律 D.实事求是参考答案:D.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6、.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参考答案:A.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A.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B.逻辑和历史的统一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群众学习参考答案:C.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B.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参考答案: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

7、一性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D.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参考答案:C.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C.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参考答案:A20.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参考答案:B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C.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D.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参考答案:C辨析题很灵活好多的简答题都可以换个方式作为辨

8、析题注意:把辨析题和简答题结合起来学习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

9、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本辨析题可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

10、特点。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2)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显著特点。其他哲学都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革命性是指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己任,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答:要把握什么是哲学,必

11、须把握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第一,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属于世界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哲学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它是以理论的形式系统地反映世界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同一般人仅凭个人经验或传统影响形成的朴素而零散的世界观是有重要区别的。第三,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第四,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系统的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12、。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第一,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世纪30至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三,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第四,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

1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3.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答: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

14、致唯心主义。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论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和唯理论,从而导致唯心主义。4.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错误回答: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 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

15、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 则是不可知论。(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5.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形态或形式。(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是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