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1040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一部分,属于城市商业用地与乡村农业耕地的交界区域。在城市化日益发展、土地资源愈发紧张的今天,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显得越来越凸出,如何规划管理城市边缘区土地,密切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view-12281530.htm【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土地规划;现状;措施一、概述1.1 城市边缘区概念城市边缘区,又称城乡结合部,就是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1.2 城市边缘地区土地使用特点城乡边缘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既受到

2、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影响,又受到农业用地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情况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具体如下:(1)城市发展用地外延拓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基础设施的扩建,加之“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势必会造成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另外,一般来说,城市边缘区地势平坦开阔,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功能性,可以很好的满足城市建设用地的要求。(2)农业用地集约化程度高。城市边缘区与城市消费市场联系方便,单位面积耕地的产出率和活化劳动均较远郊农业区高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交通便利,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生产基地。另外,由于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展,使得该区域农业较注重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比,现代化和商业

3、化比重要高。(3)土地利用具有转折性特点。城乡边缘区打破了原来城乡二元分裂的格局,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接区域,在外观形态上也承接了从城市到乡村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转折性。就土地利用形式来说,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区建筑疏密度、土地利用强弱度则逐渐递减,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效应。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现状鉴于我国城市发展前期,城市边缘区域居住人口比较稀少,加之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少,不太重视该区域土地的开发利用,缺少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整体规划管理,使得当前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2.1土地规划问题城市边缘区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普遍存在盲目征地开发建设

4、的问题,这不仅是对土地使用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城市后期的整体发展与建设。现阶段,当地一些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提高政绩,在开发前没有事先针对城市整体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的性质状况作科学的分析,就使用相当粗暴的方式侵占农业用地。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在没有明确土地利用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情况下,出售当地未来发展价值很高的土地,客观上促使土地投资者想方设法获取更多土地,造成土地囤积闲置问题。2.2土地利用问题受其地域特殊性的特点,城市边缘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在乡镇城市化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不够协调;建筑比较少,容积率较低;高层建筑数量较少,同时缺乏

5、对地下空间开发等等。就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来说,盲目拉大城市框架,导致土地利用呈粗放型模式增长,甚至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另外,在农业生产方面,土地经营分散,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土地利用科技水平较低,新技术应用较慢,土地产出水平低,客观上降低了土地的使用价值。2.3生态环境问题城市边缘区土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污染严重。城市边缘区较城市中心区房租便宜,这使得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这里,人口的剧增使得城市边缘区土地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另外,由于城市边缘区紧邻城市,成了城市垃圾的处理站,城市废弃物、生活垃圾多堆放于此,造成边缘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还有,农用土地系统因受

6、工业、交通等城市污染源和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源的影响,耕地、菜地土壤肥力下降,污染严重。三、加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措施3.1 提高用地管理意识,合理规划土地用地城市土地规划要着眼于未来城市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土地管理者应具有超前的意识,同时对土地管理还要具有弹性,做到合理规划城市边缘用地。首先,应具有大局的观念,针对于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混乱及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整合边缘区用地权属,将近期城市建设涉及的集体土地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和城市用地统一管理,对边缘区各自为政的各项规划统一整合,将各个市级以下的行政区规划相衔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就是对土地规划管理要有一定的弹性。规划使用城市边

7、缘土地,不仅要做好土地开发、设施建设等各种工作,与此同时,要给未来城市发展的调整预留一定的空间,给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发展组合更多的选择机会。3.2 利用技术辅助管理,规划设计更加科学通过现代化的软件应用,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各种信息变化情况,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的数量,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实行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管理,比如3S技术的应用。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技术(RS)。依靠3S技术搭建城市边缘区土地规划平台,借助于原有的土地信息,分析当地土质状况,建构土地利用模型,为土地的评价、预测、结构优化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8、与合理性。3.3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发展用地的储备区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已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然而一旦出现盲目性竞争,就会造成建设用地呈粗放型发展,因此,必须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要节约用地、盘活存量,遵循“不能用的地坚决不用、能用劣地的一定不用好地”的原则,真正节约边缘区每一寸土地,做到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通过加大对土地多层面、多角度的开发,逐步提高城市边缘区土地的利用效率。比如大胆尝试开发地下可利用空间,既可以缓解城市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又能减少对城市边缘区土地的蚕食和侵占。3.4 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9、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密切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衡量当下各类工作成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根据城市发展用地外延的实际情况,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需求,严格控制农业用地的范围。当地政府应加强重视程度,在城市发展与招商引资方面,把环境保护放在很高的位置,坚决做到“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边缘区污染治理力度。通过进社区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加大环境污染惩治力度以及探索研究污染治理新途径等方式,加强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四、结 语总之,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

10、,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与外界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需要不断的完善,要根据其实际情况,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规划设计,这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吴平.浅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2 黄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 于桂兰,肖仲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 郝月玲.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作者信息:曾小保,(1982-),男,江西新余人,新余市规划设计院 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