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71035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遥县铸造业产业发展规划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是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自主地位的关键因素。党和国家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并要将山西打造成全国的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平遥作为我省的机械铸造大县,在调整和振兴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中肩负重要使命。根据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发展规划,结合我县机械铸造产业发展现状,特制订本规划。一、 国际国内铸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际铸造产业现状:目前发达国家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生产普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原辅材料已形成商品化系列化供应。铸造工艺采用氮气连续脱

2、硫或摇包脱硫技术和AOD、VOD等设备,采用氩气保护真空冶炼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普遍采用热分析技术准确控制C、Si等元素含量,普遍采用液态金属过滤技术,广泛应用合金包芯线处理技术,铝基复合材料以其优越性能被广泛重视并日益转向工业规模应用;在大批量中小铸件的生产中,大多采用微机控制的高密度静压、射压或气冲造型机械化、自动化高效流水线湿型砂造型工艺。砂处理采用高效连续混砂机、人工智能型砂在线控制专家系统,制芯工艺普遍采用树脂砂热、温芯盒法和冷芯盒法。熔模铸造普遍用硅溶胶和硅酸乙酯做粘结剂的制壳工艺。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有效控制铸件质量。考虑成本和生产条件等因素而大量使用机器人。由于环

3、境保护、健康安全等法规管制非常严格,铸造企业都重视环保技术。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中,采用CAD/CAM/RPM技术;在铸造机械的专业化、成套化制备中,开始采用CIMS技术。铸造业的电子商务、远程设计与制造、虚拟铸造工厂等飞速发展。铸造生产全过程主动、从严执行技术标准,铸件废品率仅2%-5%;标准更新快(标龄4-5年);普遍进行ISO9000、ISO14000等认证。2、国内铸造产业现状:中国目前是世界铸造大国之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产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日趋科学合理,技术改造迈出了大步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也取得新进展。重要骨干企业运行质量、

4、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都有了明显提升,铸造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总体上我国铸造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不落后,很多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部分企业模样仍以手工或简单机械进行模具加工;铸造原辅材料生产供应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差距大,在品种质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铸造合金材料的生产水平、质量低;生产管理落后;工艺设计多凭个人经验,计算机技术应用少;铸造技术装备等基础条件差;生产过程手工操作比例高,现场工人技术素质低;仅少数大型汽车、内燃机集团铸造厂采用先进的造型制芯工艺,大多铸造企业仍用震压造型机甚至手工造型,制芯以桐油、合脂和粘土等粘结剂砂为主。大多熔模铸

5、造厂以水玻璃制壳为主;低压铸造只能生产非铁或铸铁中小件,不能生产铸钢件;用EPC技术稳定投入生产的仅限于排气管、壳体等铸件,生产率在30型/小时以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水平低;仅少数专业化铸造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3、国内铸造产业发展趋势:我国铸造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是着重从铸造合金材料、铸造原辅材料、合金熔炼、砂型铸造、特种铸造、质量保证及环境管理体系、信息化等7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和建设,以期尽快最大程度地缩小与发达国家铸造产业的差距,提升我国铸造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并提高我国铸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我县铸造产业发展现状1、基本情况平遥县机械铸造产业已有80余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建

6、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在生产规模、品种质量、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私营铸造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机械铸造行业成为仅次于煤焦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底,全县机械铸造企业总户数已达到123户,拥有5t/h以上冲天炉70余座、35t/h冲天炉60余座,年生产能力近100万吨,产量达到90万吨,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从业人员2万人。分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都、古陶、南政、洪善、岳壁、卜宜、段村、宁固、香乐、朱坑等十个乡镇,其中中都乡铸造产量达到30万吨,约占全县铸造产量的30%。主要产品有减速器、电机车、传动轴、汽车板簧、大型机

7、床、焦炉设备、洗煤设备、铸造设备以及电机壳、柴油机体、机床床身、减速器壳、纺机配件、汽车零部件、焦炉设备、洗煤设备、机座、井盖、炉排、炊具、上下水管件、铸钢件等,其中电机壳产量达到45万吨,占全县铸造总量的50%,占全国电机壳市场份额的60%。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其中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占到市场份额的80%。铸件材质主要有灰口铁、球墨铁、玛钢、不锈钢、铜、铝等,全县铸造企业年需生铁及废铁100万吨,生铁来源主要为交口、文水、交城、中阳、临汾、翼城、繁峙等地。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造型技术,使用粘土砂铸造工艺,只有少数企业

8、完成树脂砂技术改造,2010年有5户企业新上消失模铸造生产线,3户生产柴油机机体铸造企业采用冷射外模生产工艺。2户电机壳龙头铸造企业进行了电机整机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永坚重型铸造有限公司实现了机床的整机生产。2、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经过近10余年来以年均超过50%增长幅度的快速发展,我县机械铸造产业已经形成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企业集群,并初步具备四大产业优势。一是市场优势。由于我县机械铸造产业产品多元、品种丰富,而且产量较大,交通便捷,成为全国诸多装备制造企业重要的配件供应基地。尤其是电机壳及其端盖、机座,品种齐全,专业生产规模全国最大,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成为享誉全国的电机配件生产基地。二是

9、资源优势。我县地处山西中部,紧紧依托我省得天独厚的煤焦铁铝等发展机械铸造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加之我县是50万的人口大县,为许多劳动密集型机械铸造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三是人才优势。我县作为晋中的传统工业基地,拥有原山西平遥工矿电机车厂、晋中机械制造公司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全县机械铸造企业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许多企业主加强了自身的学习进修,同时不断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断选送生产技术骨干外出考察进修,全县机械铸造企业集聚了一支较为庞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四是技术优势。近年来,我县机械铸造产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产业层级快速提升,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形成了较

10、为成熟和完善的技术体系。多数骨干企业积极获取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和检测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尽管我县机械铸造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然而,就未来市场形势和我县产业现状分析,我县机械铸造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就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工序以及非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都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且我国的铸造企业也将实施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由于我省的区位优势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国家提出要将山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装

11、备制造业基地,我省机械铸造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位居山西中部、紧靠省会太原的平遥机械铸造产业前景无疑将十分看好。另一方面,就产业现状来看,机械铸造产业作为我县传统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基础条件,在我省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进程中占到一定领先优势。我县机械铸造产业总户数达120余户,从业人员将近2万余人,发展机械铸造产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多数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产能较低,但具备成熟的人才、技术条件,随着市场需求的有力拉动,企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将凸现出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县不少骨干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实现由生产零部件向生产整机和成套设备跨越的时代已经到来

12、,在我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中,我县机械铸造产业大有作为。3、存在问题我县机械铸造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目前一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一是企业布局分散,形不成聚集效应。我县铸造业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基本形成了中都乡北三狼、曹村、梁周村产业聚集区,南政乡南政村、西刘村产业聚集区。但是与国内同行业相比,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小而散,我县123户机械铸造企业分散于10多个乡镇,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间交流平台不多,各守“一亩三分地”,没有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高科技含

13、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缺乏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合作和协作机制,拳头效应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产业不配套问题。目前,我县铸件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产量为90万吨,年需生铁及废铁120万吨,目前县内小高炉已全部淘汰,我县铸造企业所需生铁必须全部到晋中以外地区采购,不仅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不利于节能降耗,和我县铸造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形成尖锐矛盾。特别是就国家产业政策来讲,发展炉前铸造已成为必然趋势。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终端产品少。我县123户机械铸造企业中,除中冶重工、减速器厂有专门的产品科研开发中心外,其它企业仍是拿来主义,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我县

14、机械铸造企业尽管生产规模整体不小,但仅电机壳就占其产量的50%,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柴油机体、机床铸件等不足20%。多数企业生产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铸件质量低下、环保治理很差,大多采用手工浇注和成型工艺,致使我县铸造产业竞争力普遍不高。中都乡37户铸造企业主要产品均为电机壳,10余户柴油机机体铸造企业只能生产单缸机体,在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终端产品上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四是资金紧张问题。我县多数铸造企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规模偏小,产能偏低,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面对日益严厉的土地、环保政策和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企业一方面要扩大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投资设施,甚至有些

15、还需补办土地征用手续,资金紧张问题普遍存在。五是人才短缺问题。尽管近年来各企业都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到战略高度来抓,造就了一支精通业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真正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寥寥无几,直接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按照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紧紧围绕我县新型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层级提升为核心,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培育龙头为重点,以创立品牌为突破,大力实施“1337”工程,即打造全国最大的电机产

16、品生产基地,实现炉前铸造、整机开发和产品出口三大突破,建设中都、南政、峰岩三大铸造小区,培育减速器、电机车、柴油机体、大型机床、汽车零部件、铸钢件、铸管七大优势产品。依托煤焦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拉长“煤焦铁电铸造部件整机副产品”产业循环链条。2、发展目标我县铸造产业要在继续做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初步形成与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成由生产加工配件为主向集研发、生产、成套、服务于一体转变,实现由机械铸造大县向机械铸造强县的跨越,成为山西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到2015年,在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全县机械铸造产量突破1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4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5亿元。培育产能超10万吨、销售超5亿元企业2个;产能超5万吨、销售超3亿元企业4个;产能超2万吨、销售超1亿元企业10个。全县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2个,市级技术中心35个。在生产工艺上主要推广消失模工艺和树脂砂技术。广泛推广炉前铸造工艺、V法造型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