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0996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4课理性之光笔记 岳麓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理性之光一 、启蒙运动兴起1.启蒙运动的含义: 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2.兴起背景:(根本原因:经济、阶级基础)矛盾: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由与平等思想,这实际上反映了A、封建专制统制的腐朽与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C、封建专制统治已经陷入了全面的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动摇3.运动的性质理论上提倡理性,尊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

2、、解放思想,批判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二 、启蒙运动高潮 (18C 法国)1.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2)主张:三权分立学说解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行使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3)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 伏尔泰: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1)思想主张: A、猛烈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B、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赋权利C、主张法国实行开明君主制(2)影响: 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3. 卢梭: 社会契约

3、论“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思想主张A、阐述“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原因:私有制的出现;)B、认为人们有权推翻暴君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2)影响:提供了革命理论卢梭一生的呐喊简单而响亮:人生而平等!棺木暗含着“其人虽已殁,千载照前途”的意义。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他们两位一个说平等,一个说自由,构成了资产阶级理想的两大基石。卢梭说:要改善社会状况,就必须使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物品,使无论谁都不会有过多的物品。这反映了 A.他主张废除私有制 B.他很重视公共意志 C.他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D.他要求比较平均的分配原因:代表平民和小

4、资产阶级的利益;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有何进步之处?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开明君主(都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梭彻底否定君主制,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人民应当推翻暴政,建立民主共和国。三 、启蒙运动的扩展 康德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又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他的哲学是对启蒙运动的理论总结。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阐述了主体的先验的自由。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是要克服自然的必然性与先验自由的对立,架设由现象界通向本体界的桥梁。康德:人非工具(1)思想主张: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5、而是自身的目的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终价值取向,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以人为本)(2)影响:划时代的哲学家,最终确立了人类在哲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四、启蒙运动的地位及影响: 探究: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能否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由此可得到怎样的启示?1、性质:欧洲第二次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2、意义:1)丰富人文精神内涵2)反封建专制,政治革命性质。(p57)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基本原则。(或影响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起了推动作用.鼓舞了中国日本等国家的仁人志士.含义 启蒙运

6、动兴起 背景理 性质性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之 启蒙运动高潮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光 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启蒙运动扩展 :康德:人非工具 启蒙运动的影响 回忆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发生背景和影响,结合教材第与课后“阅读与思考”的材料,探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2)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3)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利益2、不同点(1)从背景上看,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2)从具体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7、启蒙运动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理性真理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文艺复兴启

8、蒙运动时间14世纪16世纪17世纪18世纪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兴起发展兴起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起源于英,以法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实质反映新兴(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反映发展中(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方式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借用宗教的外衣提出了无神论思想,摆脱宗教束缚,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领域集中在文艺领域主要在思想政治领域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封建神学主要是封建专制制度,也指向天主教会核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影响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引发宗教改革打击专制世俗统治,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思考:人主体地位(人文主义)发

9、展的过程?自然哲学:开始具有自主意识,人的精神觉醒;智者学派:转移到社会,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文艺复兴: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宗教改革: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康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1.崇尚理性,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反对王权、特权等级;2.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了人权和法治。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人格特点:深切地关注人性、深刻地关注现实深远地关注发展、深沉地关爱人类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批判对象: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内涵。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神学世界观;启蒙

10、运动带有更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他要为资产阶级夺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体系;涉及领域:文艺复兴文学艺术;启蒙运动各个方面;批判形式:启蒙运动摆脱了文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主义;思想特点:启蒙运动不再承认外界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启蒙运动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比较?相同: 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评。不同: (1)背景: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2)内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提出了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启蒙运动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思想,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3)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