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0852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20高二历史期中PDF 1.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7 页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上期半期考试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年级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命题人 周尹龙 审题人 华黄来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2424 小题小题 每题每题 2 2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1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 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际歌 产生后 逐渐成为世界历史上史上 最有威力 影响最深远的歌曲 这是因为 国际歌 A 号召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C 被世界各国共产党长期广为传唱 D 反映了世界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

2、 2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 圣西门有时把它叫作 新的封建制度 但更多时候把 它看作存在于 旧制度 和 新制度 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制度 这表明圣 西门 A 以进化理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B 提出了对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C 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 D 已认识到现有制度存在的弊端 3 俾斯麦说 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 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 社 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 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 保证他病有所 医 老有所养 那些先生们 社会主义者 就会成为鸟的空鸣 这反映了 当时德国 A 先生们 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 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 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 保障了人民生活

3、实现了社会公平 4 列宁在 四月提纲 中指出 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 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 会脱离群众 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 自己手中 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 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 权 据此可知 列宁意在 A 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 B 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C 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 D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第 2 页 共 7 页 5 列宁起初认为 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 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 的实质 这就提供 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但由于临时政 府无能 以及他们所奉行的反革命反人民的政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引起一次又一次

4、的政治危机 使俄国始终都找不到 出路 这表明 A 苏俄工农联盟趋于稳固 B 和平夺取政权符合现实国情 C 彼得格勒群众基础广泛 D 武装夺权政权成为不可避免 6 列宁曾经提出三个口号 自由 和平 面包 1917年 3 月后 他根本不提 自由 口号了 因为布尔什维克不能做得更自由了 这可以印证当时俄国 A 布尔什维克党已完成民主革命 B 二月革命促进俄国自由民主化 C 四月提纲 顺应时势的需要 D 苏维埃政权实施政治民主化政策 7 在总结整个 20 世纪时 可以发现 最具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 就是以推 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 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 却反而救了它的死 敌一命 下列对这一说法分析

5、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建立苏维埃俄国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普及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收 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快了一战的结束进程 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 D 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联启发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缓解制度弊端的方法 8 1969年7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 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 条约义务 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 除非 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 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 尼克松主义 由此可知 当时的美国 A 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B 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D 战略重心由亚洲转向

6、欧洲 9 1958 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 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 以法国为领导的 欧 洲人的欧洲 通过 缓和 谅解 合作 逐步实现 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 欧洲 最终走出 雅尔塔 这一对外方针的提出 A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 B 受到了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第 3 页 共 7 页 C 反映出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 根本上动摇美苏两极格局 10 如表是北宋两位史学家写的 唐鉴 他们共同认为唐代祸乱的根源是 人物 内容摘要 石介 后之为国者鉴于李氏之覆车 勿专政于女后 勿假权于中官 勿委任于奸臣 范祖禹 逼父而压其位者 谓之受内禅 此其闺门无法 不足以正天 下 乱之大者也 A 潘镇割据 地方权

7、大 B 不重儒家的伦理纲常 C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D 君权与相权严重对立 11 西汉武帝时除在中央设立太学外 还在郡县设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 育系统 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 促使理学出现 B 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C 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D 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 12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亡国 和 亡天下 的论断 下列认识正确 的是 针对的是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 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 民权 意识 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A B C D 13 孔子坦言 吾从周 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实现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 周道 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

8、张 有教无类 推动了学术下移 这一 现象 A 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 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 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 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14 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B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楷书 篆书 C 金文 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第 4 页 共 7 页 D 甲骨文 金文 楷书 行书 篆书 15 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落称之 为戎 狄 蛮 夷 戎狄蛮夷融入华夏大体是在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6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 证实了 火药是从

9、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 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 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恩格斯的这 一观点不能说明 A 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 B 火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 C 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D 阿拉伯人充当了中西方文明传播的中间人 17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 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 A 主张向西方学习 B 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传统 18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所赖以维持者 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 今吾中国至重要 至困难问题 厥惟生计 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厥 惟教育 与材料表达思想

10、相符的时代是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9 新文化运动时期 李大钊提出 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是 故君主生则国民死 专制生则自由亡 他旨在提倡 A 民主 B 科学 C 新道德 D 新文学 20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 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 便决然不能造成割 据局面 所以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 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建党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1 毛泽东在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文中提出 农村斗争的发展 小区域 红色政权的建立 红

11、军的创造和扩大 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 促进革命潮流 高涨的主要条件 所以 抛弃城市斗争 是错误的 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 展 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 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 我们以 为也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第 5 页 共 7 页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2 毛泽东说 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 广大群众性的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 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 伟大的工程 江泽民也说 按 照 三个代表 的要求抓党的建设 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 标要求是一致的 材料中两个

12、 伟大的工程 的共同含义是 要求中国共 产党 A 永远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B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报 中指出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 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 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 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 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 下 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 以党代政 以政代企的现象 对该内容的理 解 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全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 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 反映了领导人

13、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24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 据此可知 年份 出口额 百万美元 进口额 百万美元 贸易额 GDP 1978 年 9750 10890 9 53 1989 年 52538 59140 24 75 2004 年 593326 561229 59 77 A 中国贸易的世界比重上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D 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 二二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3 3 小题小题 52 52 分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2 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仁者爱人 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

14、 兼爱 非攻 等思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行为 第 6 页 共 7 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实现民族复 兴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 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到 公车上书 从向 欧美学习到以俄为师 经过不新选择 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材料三 经过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 夺取政权 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四 39 年前的春天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 的重要标志 29 年前的春天 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 出发的新象征 2018 年的春天 雄安新区正在崛起 又一

15、个春天的故事正在 上演 1 材料一中的思想产生于中国哪一历史时期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分析这一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 8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先进中国人吸收了哪些西方先进文 化 6 分 3 根据材料三 四 指出在先进文化指导下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结合上 述材料 概括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 8 分 2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 观念最早是梁启超 1902 年提出的 梁启超强调 中华民 族 是一 文化 的称谓 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 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 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

16、对 中华民族 亦即汉民 族形成的作用 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 还存在着明显的 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 中华民族 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1925 年夏 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 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 先 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 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 才能够辨别是非 才 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 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 1934 年及其后 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 一般也多打着 复兴中华民族 的旗 号 如 新生活运动 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 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 都出版过以 民族复兴 为 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 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方面面 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中共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 理论建设 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 也不 讳言 中华民族复兴 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 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第 7 页 共 7 页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梁启超提出 中华民族 观念的背 景 解读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 中华民族 观念的差异背后所蕴含的目的 10 分 2 根据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