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0217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进修学校全体师培教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各中小学校,亲临课堂,对南充高坪区级300多名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课、评课、议课和考核。本人所属语文组,听了近30名语文(小学和中学)教师的课,听了后,感触很大,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很多语文教师任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走出来,还是把过去的语文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而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字

2、词句的教学,而脱离了字词句的教学,语文教学就成了空谈,一堂一堂的空谈,学生的水平如何提高? /1/view-12293031.htm为此,我想问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哪?语文教师的教学为何还没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

3、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语文既然是工具,就应该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字词,教会学生从句子中体会语文作品的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新教学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多读,在读中去悟、去议、去说、去写。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目前的现状是语文教学内容僵化,教学随意性过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会教什么就教什么,喜欢

4、教什么就教什么。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可是还是事与愿违。比如一堂公开课,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一气呵成,实际是学生机械的被动地在接受,表演了一翻;教师依照教案展示了一场。教师教的过程非常完整,丰富多样;学生学的活动多但非常零散,非常单调。如果把一堂课录下来,再把教师活动的部分剪掉,还能剩下些什么?想想在语文平日的课堂里,学生读时或写作时所出现的错别字较多,读课文时语句仍然不通,同时读文章也不会,作文更不会写,原因何在?这可能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航线,与主要内容相违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

5、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关爱。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正视乃至珍视学生的富有生命价值的学习活力,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怀着对错误的宽容,对学生的进步充满欣赏,以极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人生。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兼顾具体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让他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价值,满足着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学双方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在对学生进行着有机

6、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并在其中展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教师不同于影视歌坛的明星那么富有魅力,能够驾驭质,作为语文教师,面临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寻找发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己最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感染、陶冶学生,教出自我的风采。积极地负起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

7、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信念。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教师要从讲台走向学生,与生为善,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把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融合到他们中间,创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巴甫洛夫说:“不论鸟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它就不能起飞。”教师就是让学生起飞的空气。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传授知识是最基本的教育技能,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才是高超的教育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