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70053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管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 潘奇峰(2009年3月2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很荣幸能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特别是畅谈宁波近几年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之后,党的十七大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部署。市委对这项活动高度重视,今年2月24日,2月24 日,市

2、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的精神;3月2日上午,市委又专门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对这项活动进行具体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市学习实践活动的正式启动。近段时间来,围绕如何更好更扎实的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结合这些年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联系我的工作职责,作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体会,现在与大家交流共勉。重点讲两大内容,一是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的简要阐述,二是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党的十六大(2003年)以来,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实践的脚步在加快,理论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从理论创新的基本路线来看,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

3、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与党的思想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其中科学发展观处于统领地位,是贯彻其他战略思想的主线。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4、本质属性;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均衡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过程;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紧密相连,既源于实践,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理论成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纵观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就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

5、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扩大的条件下,要求我们继续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尺度,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作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同样也是建国六十周年和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特别是今年还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做好今年工作,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二、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实践(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把握的两大方向总的来看,实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把握两个方向:一是在解放思想中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旗帜鲜明地昭示全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6、,促进社会和谐”。这凸显了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解放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联系到发展上,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的历史,一共经历了四次思想解放,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是围绕对真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论断,由此拉开了中国轰轰烈烈改革开放30年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次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形成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能不能实施市场经济的这一障碍,使得艰难前行了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第二度春天,(有歌云: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正如

7、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第三次是立足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这一党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第四次是围绕以人为本,树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党在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

8、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从宁波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勤劳勇敢的宁波人民,正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风大浪中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国家关于改革开放的任何一个细微动向,积极解放思想,善谋敢为、夯实积累、科学发展,才能让我们这个东南沿海商埠小城一跃成国家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到去年底,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6亿吨,位列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84.6万标箱,跻身于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八强,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大港;才让我们从解决基本温饱实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跨越,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50元,分别在长三角16城市中列居第2、第4位

9、,200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2.56%,2004年以来,我市社会发展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2007年达到10.52%;才能让我们这个以农为主发展向工业化发展主导并进入到以创新提升品质和层次的新阶段,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继广州与深圳之后第3个工业总产值跨万亿元门槛的城市。宁波工业规模于1985年首次达到1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4年超过5000亿元。4年之后,宁波工业又实现了翻番。可以说,正是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科学发展,才赢得了我们今天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发展局面,才能实现改革开放3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在客观实

10、践中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离开了实践去组织学习是不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紧密相连,既源于实践,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理论成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纵观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就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扩大的条件下,要求我们继续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尺度,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结合到宁波来看,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市

11、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先后作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全面推向新阶段”、“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等一系列事关宁波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走出了一条富有鲜明宁波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在实践科学发展中实现提升和突破,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近五年来,宁波经济保持了平均13.7%的速度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翻番,其中经济总量、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是2003年的2.27倍、2.19倍、2

12、.50倍、1.95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2004-2006年宁波连续三年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200个城市前十位,所辖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还相继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些年来我市还涌现了许多亮点,包括梅山保税港区启动建设: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中科院材料所和中石化研究院落户,中石化大乙烯项目全面建设,宁波钢厂成功重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城市轨道交通

13、和象山港大桥开工建设,跨杭州湾铁路及甬舟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梅山保税港区启动建设: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位于 梅山岛,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到码头岸线(含泊位),南至梅峰路,西北以沿港路、梅山大道、港区路围合为界。宁波梅山保港区实行封闭管 理,其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执行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相关规定。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开 放层次

14、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区内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 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 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年月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宁波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标志着宁波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至此,国家高新区的数量由家增加至家。国务院批复中强调,宁波高新区要按照布

15、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规模适度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5月1日试运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

16、第二长的桥梁。宁波轨道交通:宁波市今年交通工作重点确定,交通投资将达124亿元,力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年内开工。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拟先后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至2015年形成轨道交通“十”字骨架,线路总长72.1公里,车站45座,项目建设总投资 253.7亿元。二是经济社会协调功能持续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统筹科学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举,制定出台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和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着力构建以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协调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从2003年的6.356.936.8演变为4.25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