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69825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58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二六年四月三日目 录前 言6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7(一)“十五”发展成就7(二)面临形势分析9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三)指导思想11(四)发展定位12(五)发展目标13(六)发展战略14三、“十一五”发展的主要任务16(七)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16(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17(九)培育各类发展主体,增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18(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19(十一)发展生活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22(十二)发展生产服务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25(十三)加强农村流通

2、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28(十四)加强行业管理,发展特种商品流通30(十五)推进产业联动,发挥流通带动作用33(十六)坚持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34四、空间布局与层次构架35(十七)县域流通产业空间布局35(十八)商业网络层次构架36五、保障措施39(十九)加强体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39(二十)强化招商引资,加强投融资体制建设42(二十一)加大政策扶持,促进流通业发展43(二十二)推进“人才强商”,强化人才保证44六、规划发布与实施45(二十三)健全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45(二十四)加强规划实施组织与领导46(二十五)规划发布46附件1:荣昌县“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主要目标48附

3、件2:荣昌县“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规划重点项目表49前 言“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是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关键时期,是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的重要关口时期。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规划根据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结合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描绘荣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定位、目标任务、重大战略举措及实施保障手段,充分反映政府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商贸流通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推动“十一五”期间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促进荣昌县整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

4、范围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现代物流、会展服务等生产服务业;以及生猪屠宰、成品油、民爆等特种商品流通。本规划依据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荣昌县人民政府荣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规划期限:20062010年,展望2020年。一、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荣昌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满足消费、便民利民、促进就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1.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增强“十五”末,荣昌社会消费品零售

5、总额达到19.05亿元,比2000年同口径增长72.23%,年均增长11.49%,完成10%的计划目标。批发及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7.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06%。商贸流通规模进入新一轮稳定扩张期。商贸流通产业先导作用不断加强。2.商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聚集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市场建设和发展加快。全县商贸服务网点总营业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各类市场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左右。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县城中心商圈逐渐形成,商业氛围日渐浓厚;乡镇商业也得到较大发展;专业市场迅速发展,西部饲料兽药市场成交额达14.9亿元,跻身重庆20强批发市场之列,对周边以至于全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与辐射

6、力。3.流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商贸业态日益凸现超市、连锁店、专业店、便民店等新型商贸业态迅速发展。2005年,各类连锁店达186家,营业额达1.32亿元,同比增长25.86%,建设培育了物流配送、饲料兽药市场电子信息平台及名店超市零售业电子结算系统。4.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多元投资主体竞争格局形成流通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完成国有商业企业改制。非公有制商业增势强劲,投资主体结构日益优化。引进了新世纪超市、桐君阁药房等一批县外先进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商贸流通骨干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县内名特产品与商贸企业“走出去”,开拓新的市场空间。5.流通领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流通

7、领域执法和舆论监督力度加大,整顿规范了市场流通秩序,加强了对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诚信经商”活动广泛开展,商贸流通环境进一步完善。6.政府流通管理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政府商贸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了商贸流通发展的监测调控与激励手段。初步建立了一套能基本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情况的统计数据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了国家级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市场监测调控应急职能加强。政府在项目包装储备,招商引资等方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荣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与问题。从荣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融入未来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要求看,商贸流通产业规模不大、档次不够高,商业布局不尽

8、合理,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城市新兴小区、城乡结合部、城镇和广大农村商贸业发展滞后,进入社区的便民商业发展较慢,城市商贸等级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农村市场开拓不力,农村商业形态和交易方式比较传统和落后;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商贸流通骨干企业相对不足;商贸流通企业科技含量偏低,经营管理手段落后,连锁经营有所发展但份额尚小;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急待加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着提档升级的迫切要求;政府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荣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任务艰巨。(二)面临形势分析1.面临的机遇与优势国内良好的流通产业发展环境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

9、谐社会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投资与消费关系改变,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流通模式,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工作重点。区域经济格局的良好发展川渝经济带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为位于川渝结合部,承受两个特大城市经济辐射的荣昌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庆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区发展,为位于重庆市“点、圈、线”生产力布局的“圈”之内,属于未来大都市区的荣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重庆主城退二进三,构建渝西经济工业园区战略,推动荣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必将推动荣昌

10、更好地融入重庆大流通体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趋势荣昌“三纵两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的形成,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大为缓解;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北拓、东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园一线”的产业拓展;经济持续两位数的增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增加,规模扩大;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级持续提升,为荣昌商贸流通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契机。独特的产业优势与商贸基础“猪、禽、竹、茶”四大特色产业极具开发潜力;夏布、陶器、折扇等传统特色产品不断发展;医药(兽药)饲料、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建材、轻纺化工五大主导产业优势集聚,畜牧产业集群优势与产业

11、链关联带动效应突出。卤白鹅、黄凉粉、铺盖面、羊肉汤等特色美食自成体系,饲料兽药专业市场发展迅速,商业氛围良好,使荣昌商贸流通产业具备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2.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十一五”是经济转型期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领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必然体现到商贸流通领域中来,流通产业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虽有所抑制,但尚未根本消除。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需求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荣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偏小、基础比较薄弱,社会消费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农村商业基础薄弱、流通领域的体制性障碍等一系列因素给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威胁

12、。开放型经济对本地商贸企业、传统商贸活动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竞争加剧。成渝环线高速路建设,对荣昌现有区位及交通优势产生新的挑战,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商贸流通产业进入以规模化、连锁化、信息化和跨区域低成本扩张为特征的新阶段。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二、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指导思想“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建设现代工贸强县、生物科技、生态畜牧特色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以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

13、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建设以县城商圈为中心,以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为骨架,镇建连锁村建店、发展社区商业的三层商业服务网络,沟通城乡商贸流通,提升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实现商贸流通产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围绕一条主线。以消费拉动为主线,发挥商贸流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提升商贸流通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两个转变。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推动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构筑三个层次。建好县城中心商圈、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社区/乡镇商业三个层次的

14、商业网络构架。强化四大支撑。包括一个商圈、一副骨架、一批连锁和一条产业链。强力打造中心商圈,做好功能分区和业态调整;进一步完善专业市场骨架,强化流通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力;发展一批连锁企业,积极推进双建工程;打造畜牧优势产业链,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建设五大体系。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法制建设体系、监测调控体系、商业信用五大体系,实现商贸流通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四)发展定位1.产业定位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定位为:先导性产业、基础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十一五”期间,在“畜牧立县、科技兴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总体战略指引下,发挥商贸流通对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及对新

15、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作用,以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激活并拉动产业链中各环节潜在势能。充分发挥畜牧科技优势,依托畜牧产业联动效应,以畜牧特色专业市场群建设为突破口,将商贸流通产业逐步发展为战略竞争优势产业。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就业,以及对工业、农业、旅游、文化等关联产业的基础服务作用。确保商贸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11%,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在荣昌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作用,成为拉动荣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区域定位发挥渝西第一县区位优势,立足于对区域发展商机的充分利用,力争将荣昌建设成为川渝经济结合部商贸中心,成为川渝经济带上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善、运行规范、具有良好商贸服务功能与特色流通辐射功能的,富含活力、潜力、特色与生机的现代商贸明珠。(五)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实现商贸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培育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形成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合理框架,为生活、生产和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与有利支撑。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亿元,年均递增13%以上;其中连锁经营销售额达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