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69447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3.1脂肪烃第2课时课时训练 苏教选修5.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时 1 能根据烃的组成和结构对烃进行分类 2 说明烃的来源 能描述石油炼制的方法和原理 煤焦油的主要成分 3 描述烃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并关注其安全使用问题 形成环保意识 开心自主预习 轻松搞定基础 1 石油主要由 元素组成 还含有少量的 氮 硫 磷 等 其 他 元 素 主 要 成 分 是 各种成分随产地不同而有所不 同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 石油的加工 1 分馏 包括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目的是 属于 变化 2 裂 化 包 括 热 裂 化 和 催 化 裂 化 目 的 是 属于 变化 3 裂解 是更高温度的裂化 又称深度裂化 目 的是 属于 变化 重难疑点 一网打尽 3 下列说法

2、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5 C1 1的烷烃 可以通过石油的 分馏得到汽油 B 含C1 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 到汽油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 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4 下列关于煤 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 烯分子里C C 的 键 能 是 乙 烷 分 子 里 C C的键能的两倍 B 乙烯分子里C C 的键长大于乙烷分子里 C C的键长 C 乙烯分子

3、里碳 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而乙 烷分子里的碳氢原子不处在同一平面 D 由于乙烯分子里C C 的键能大于乙烷分 子C C的键能 因此乙烷分子中C C更 易断裂 源于教材 宽于教材 举一反三显身手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混合物 汽油是纯净物 B 沸点 汽油 煤油 柴油 机油 C 蒸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成分相同 D 蒸馏汽油的实验装置也可用来制取蒸馏水 7 为了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要求使用无铅汽油 所 谓无铅汽油是指 A 不用铅桶装的汽油 B 不含四乙基铅的汽油 C 不含P b NO3 2的汽油 D 不含氧化铅的汽油 8 石油气中主要含有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烷烃 某石 油气充分燃烧后 在相同条件下

4、测得生成的C O2 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1 2倍 则石油气中一 定含有 A 甲烷B 丁烷 C 戊烷D 乙烷 9 乙烷受热分解生成乙烯和氢气 现有乙烷部分分 解的产物 取1体积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 6体积 的二氧化碳气体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则乙烷的 分解率为 A 2 0 B 2 5 C 5 0 D 7 5 1 0 已知植物油的组成元素只有C H O三种 某科 研机构指出 将植物油代替汽油作汽车的燃料 具有战略意义 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 展 并已经开始试用 这对于自2 0 0 6年以来汽 油价格居高不下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对消费者 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据以上信息 下列有 关植物油代替汽油的说

5、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作燃料有助于减轻大 气污染 改善大气环境 B 推广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的形势 C 植物油是一种二级能源 与汽油相似 也是 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 使用植物油代替汽油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1 1 将下图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 装置 并进行蒸馏 得到汽油和煤油 三 一 五 二 六 四 1 图中A B 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 2 将以上仪器按 一 六 顺序 用字母a b c 表示连接顺序 e接 接 接 接 3 A仪器中c口是 d口是 填 进水口 或 出水口 4 蒸馏时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 位置 5 在B中注

6、入原油后 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6 给B加热 收集到沸点为6 0 1 5 0 间的 馏分是 收集到1 5 0 3 0 0 间 的馏分是 1 2 丁烷催化裂解可按两种方式进行 C4H1 0 C2H6 C2H4 C4H1 0 C3H6 CH4 某化学 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丁烷裂解气中CH4和C 2H6 的比例关系 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按图连接好装置后 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给 D G装 置 加 热 检 查 整 套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注 C u O能将烃氧化成C O2和H2O G后面装 置已省略 1 这三步操作 的先后顺序 是 填 序号 2 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

7、的方法 3 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4 假定丁烷完全裂解 当E和F装置的总质 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 7g G装置中固体质 量减少 了1 7 6 g 则 丁 烷 的 裂 解 产 物 中 n CH4 n C2H6 假定流 经各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 1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 验 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 和性 当温度迅速上升后 可观察到试管中溴 水褪色 烧瓶中浓H2S 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 为棕黑色 1 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 甲同学认为 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 性 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 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其理由正确的是 填字母

8、A 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 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未必是加成反应 C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未必是乙烯 D 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 也会使溴水 褪色 3 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 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 这个现象是 4 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 进行了改进 在 和 之间 增加如右图装置 则A 中的试剂应为 其作用是 B中的试剂为 5 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填字母 A 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 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 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1 4 某1 m o l链烃A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裂化成 1m o l烷烃B和1m o l烯烃C 生成的混合气体 对H

9、2的相对密度为1 4 5 通过计算 1 写出链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2 烷烃B和烯烃C可能各是什么 1 5 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 环己烷是重要的有 机溶剂 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 构简式 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 其 中P t N i是催化剂 结构 简式 H2C CH2 CH2 CH2 CH2 H2C CH2CH2 CH2CH2 CH2 B r CH2CH CH3 CH2 B r 键线 式 环己烷 环丁烷 H2 N i 3 5 3 K H2 N i 3 7 3 K H2 P t 5 7 3 K KM n O4 H C O OH O M n 2 回答下列问题 1 环烷烃与

10、是同分异构体 2 从反应 可以看出 最容易发生开环加 成反应的环烷烃是 填名称 判断 依据为 3 环烷烃还可与卤素单质 卤化氢发生类似的 开环加成反应 如环丁烷与H B r在一定条 件下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4 写出鉴别环丙烷与丙烯的一种方法 试剂 现象与结论 第2课 时 1 碳 氢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甲烷 2 1 将石油分离成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 物理 2 得到较多的轻质油 化学 3 得到较多的气态烯烃 化学 3 D 4 A 5 C 6 D 7 B 8 A 解析 由题给数据可求出石油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 2 则其中一定含有碳原子数为1的甲烷 9 B 解析 设乙烷的体积为x

11、乙烯和氢气的体积为y 则 x 2 y 1 2 x y 1 6 解得 y 0 6 x 0 2 故乙烷的分解率为 0 2 0 6 0 2 1 0 0 2 5 1 0 C 解析 汽油主要是由石油分馏后的多种低碳烃的混合 物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植物油的组成为C H O三种 元素 相对于汽油来说 能减少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的排放 减少污染 且随着农作物的生产 可以再生 1 1 1 A是冷凝管 B是蒸馏烧瓶 C是锥形瓶 2 i h a b f g w 3 进水口 出水口 4 蒸馏烧瓶支管口 5 防止暴沸 6 汽油 煤油 1 2 1 2 打开开关K 使丁烷气体流经各装置 从 G装置右边导管中收集一试管

12、气体 用拇指堵住管口移 至火焰 若无爆鸣声 则证明空气已排尽 3 通过观察 气泡冒出的速度 调节开关K 控制气流 4 1 1 1 3 1 C H3CH2OH 浓硫酸 1 7 0 C H2 C H2 H2O 2 B C 3 液体分层 下层油状 4 N a OH 除去S O2 C O2等酸性气体 品红 5 B 1 4 1 A为C H3C H2C H2C H3 丁烷 或C HC H C H3 C H3 2 甲基丙烷 2 B为甲烷或乙烷 C为丙烯或乙烯 1 5 1 单烯烃 2 环丙烷 开环反应时所需温度最低 3 H B r C H3C H2C H2CH2B r 4 KM n O4 能使酸性KM n O4溶液褪色的是丙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